別讓攀比毀了初心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1-01-19 16:48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韓思寧

“是組織信任我,培養了我,可我因為自己的貪心,處處跟別人攀比,貪圖享受,到頭來把一切都給弄丟了……”近日,浙江省紀委監委網站刊發了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部原副經理孫勇的警示案例。在懺悔書中,孫勇幡然醒悟,道出了他走向墮落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攀比。

黨員領導干部的攀比常常來自于心態失衡。跟商人老板相比,他們認為自己“功勞大”,理應得到更多回報,“吃虧”的念頭日積月累,“補償”的心態就會日益凸顯。西南林業大學原黨委書記吳松認為:“他(商人老板)學歷沒我高,能力沒我強,付出沒我多,憑什么車子比我好、房子比我大?”吉林省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高福波看到其他公司老總出差坐頭等艙、請客喝茅臺、出行坐高檔越野車,便開始違背初心,一味追求物質財富的多、生活消費的奢,比車子豪華、比煙酒高檔、比金錢多寡,最終在盲目攀比中從金融精英蛻化為腐敗分子??梢哉f,一旦種下“攀比”這顆惡的種子,就很容易結出“毀初心、踏紅線、斷前途”的惡果,在私欲膨脹、貪欲放縱的支配下,最終墜入腐敗深淵。

為了攀比,一些領導干部通常以權力做籌碼、用權力換錢,走上權錢交易的歧路。“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攀比心猶如“黑洞”,一旦形成,欲壑難填,而僅僅靠工資、獎金這樣的正常收入全然無法滿足其奢靡需求,只能鋌而走險、以身試法,利用手中的權力中飽私囊。這樣的行為,用公權力滿足自身的攀比心、虛榮心,實質是以權謀私,必然違反黨紀國法,玷污黨員本色。

黨員干部并非生活在真空中,社會紛繁復雜、充滿誘惑,對于生活享受和物質條件待遇要有一份清醒和自知。應當明白,黨員干部的價值從來不是“房子、車子、票子”,也從來不是物質金錢可以衡量的“有形財富”,而是始終如一地忠誠于黨、服務于民、奮力于時代之業、投身于工作之事。這份沉甸甸的“無形財富”才是初心的體現,而守住了初心,才能有變攀比為對比的魄力,去比一比本領之強,比一比信念之堅,比一比奉獻之多,比出精神、比出動力、比出干勁、比出進取心。

“不為功名利祿所縛,不為得失榮辱所累?!背K肌叭朦h為什么、在黨做什么、身后留什么”,別讓盲目攀比毀了初心,丟了本色,失去前途。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