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獲得安全的飲用水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要求。唯有把好飲水安全的“總閘門”,才能讓一泓清泉潤澤萬千百姓,真正實現全民赴小康的美好愿景。讓我們走近百姓身邊,一起看一看、聽一聽那些“守護群眾飲用水安全”的貼心人、貼心話和貼心事。
貼心人·貼心話·貼心事
貼心話
陳志輝:“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走訪群眾、協調部門、監督推動……想想群眾‘斷水’時的愁眉苦臉,再看看‘通水’那一刻的喜笑顏開,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看著清澈的自來水“嘩嘩”地從建檔立卡貧困戶柯油麻手中的臨時龍頭流出來,壓在安溪縣白瀨鄉紀委書記陳志輝心里的那塊石頭也終于放了下來。
建檔立卡貧困戶柯油麻使用自來水清洗地瓜
2020年初,白瀨鄉紀委在走訪中了解到長基村九町角落10多戶50多名群眾的飲用水存在水源枯竭、水量不夠、水質不達標的問題,及時跟進,督促水利系統及相關單位落實整改,采取重找水源、挖掘機井、建蓄水池、鋪設新管道等方式,解決了該角落的安全飲水問題,柯油麻、湯寶珍、蘇網等建檔立卡貧困戶也喝上了安全、放心的“幸福水”。
莊猛:“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支書我必上。”
“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支書我必上。”2020年2月,在泉州市泉港區水利水務公司水利扶貧工程推進會上,莊猛斬釘截鐵地說。
莊猛(左二)在入戶了解、協調解決困難群眾用水問題
作為該公司黨支部書記、執行董事,莊猛清楚地知道,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底線任務之一,是水利扶貧的頭號工程。為此,他帶頭奮戰一線,對全區貧困戶飲水安全問題進行全面排查、提出解決方案,協調對已通水村莊的貧困戶免費接裝自來水,推動對供水條件不成熟的貧困戶給予免費安裝加壓設備、水塔、凈水器等。2020年以來,該公司已解決全區138戶貧困戶飲水安全問題,有力地確保群眾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幸福水”。
貼心人·貼心話·貼心事
貼心人
饒文福:為退役孤寡老人搭建一個24小時有熱水的家
王榮欽老人是一名退役軍人,他搬進“新”家已近4個月。彼時,他還蝸居在東園舊街10多平的店面中,喝的是離家很遠打來的井水,沒有子女的他無依無靠還常年生病。
饒文福動手幫助王榮欽老人修繕房屋、安裝水電
泉州市臺商投資區民生保障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的饒文福在了解了王榮欽老人的情況后,馬上聯系了區助老志愿者和區退役軍人志愿者,根據實際情況,為他制定了房屋修繕計劃,并爭取了志愿者協會專項捐贈愛心款7000元。為了節約人工費,他還組織志愿者們參與房屋修繕、裝自來水和家庭用電等。前后參與的志愿者有30多人,持續近一個月。現在老人終于擁有了一個24小時有熱水的家,居有定所,晚年生活更方便了。饒文福用愛心凝聚一批黨員志愿者、助老助孤志愿者、退役軍人志愿者,經常幫助身處困境的老人、殘疾人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向困難群眾傳遞社會溫暖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吳志明:急群眾所急 即報即修保障供水
“每次搶修作業,就是為了讓大家能盡快有水煮飯、有水洗澡,即使搶修過程再臟、再累、再辛苦也值得。能讓群眾滿意,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肯定。”泉州市自來水公司管網運維中心搶修班組組長吳志明用行動詮釋著“小修不過夜,大修連續干”的責任擔當。
吳志明在管道破裂現場進行搶修
2020年9月14日晚,在泉州洛江區324國道安順路口附近,地下一條600mm的供水管道突然破裂,高壓水柱噴涌兩層樓多高。在關閉洛江片區供水主閥后,由于漏水點處于低洼處,管網回流水仍不斷涌出。為了盡快搶修,盡快恢復供水,吳志明和同事輪流跳進一米多的窨井,用身軀先堵住噴涌的水柱,設法下去探破洞,為接下來的維修贏得寶貴時間。
正是有像吳志明這樣可敬可愛的泉州水務供水“鐵人”在無怨無悔地守護著“城市血脈”,千家萬戶的汩汩“甘泉”才有了安穩保障。
貼心人·貼心話·貼心事
貼心事
南安:飲水工程征地 群眾當場認捐
日前,南安市官橋鎮鹽田村飲水工程項目順利完工,汩汩清泉水流進家家戶戶,徹底改變鹽田村450多戶村民近1800人用水難的問題。
水電工師傅為鹽田村村民檢測水管水表
因為地理條件的限制,官橋鎮鹽田村飲用水資源十分匱乏,早前村里沒有集中供水設備,都是幾家幾戶共用一口機井,水量少且不衛生。遇到干旱時節,眾多守著“大水井”的村民還常常沒水用。2019年,鹽田村村兩委與熱心村民四處搜尋,找到當地驢頭嶺上一股山泉。經取樣檢測,24項檢測中有23項符合I類標準,1項符合Ⅱ類標準,簡易凈化處理,即可供生活飲用,于是村兩委便組織申請建設飲水工程。因工程建設需求征用土地,當得知是用于飲水工程,鹽田村村民林秀玉、歐陽良益等人二話不說,當即表示愿意捐出自家果林地,不要一分錢補償。于是,300多平方米的項目用地有了著落,飲水工程建設得以順利進行。
如今鹽田村村民用上了干凈的山泉水
“群眾給予了很大的支持,需動用的地塊都是無償捐出,用到要埋水管的地,都不要補償,這讓我們很感動,也讓我們更有信心做好這項飲水工程!”官橋鎮鹽田村黨支部書記陳進明激動說道。
永春:從“源頭”到“龍頭” 監督護航“合格水”滋潤民心
擰開水龍頭,一股清澈的水流涌出,永春縣東平鎮霞林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林方談忙著在淘米洗菜,欣慰地說道:“之前我們引山泉水、打井取水,水質檢測不合格。現在一切問題都解決了,打開水龍頭就有水質合格的放心水。”
建檔立卡貧困戶林方談(左)用“合格水”洗菜
此前,為了對脫貧攻堅飲水安全保障排查復核及整改落實工作進行全程監督,東平鎮紀委通過訪村民、調數據、看水質,現場從水質、水量、方便程度、供水保證率四項重點指標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飲用水情況進行檢查。工作沉得下去,問題自然會浮上來。檢查中發現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使用水源分散式供水,存在水質不合格問題。
針對發現水質不合格問題,東平鎮紀委督促鎮扶貧辦、鎮水利站因戶施策落實整改,推動解決從“源頭”到“龍頭”存在的水質不達標問題。通過安裝自來水,改善凈水設施等,全鎮困難群眾飲用水變得更清澈,更甘甜。
“飲水安全事關群眾切身利益,我們持續跟進飲水安全保障排查工作,全面推進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就是為了讓群眾喝上穩定水、干凈水、放心水。”東平鎮紀委書記顏源說道。
供稿 | 泉州市紀委監委洛江區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