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紀委監委推動監督向基層延伸著力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
來源:福建省紀委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0-12-08 10:08

今年以來,福建省紀委監委堅決貫徹落實趙樂際書記關于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要求,以強化基層公權力監督為著力點,持續推進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監督落地,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一線、向群眾身邊延伸。

一、堅持高位推動,夯實基層基礎。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李仰哲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綜合運用約談、調研、督查、培訓等方法,督促基層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同向發力,指導鄉鎮紀委轉變作風、提升能力、正確履職。一是深入調研指導。6月份以來,李仰哲到三明市建寧縣,龍巖市上杭縣,漳州市東山縣、云霄縣,寧德市壽寧縣、古田縣、屏南縣,南平市光澤縣、建陽區,漳州市薌城區,泉州市德化縣等地調研。每到一地,李仰哲都與黨委、紀委主要負責同志進行交流,了解當地政治生態,推動“兩個責任”落實,同時深入鄉村一線了解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情況,督促鄉鎮紀委牢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切實改進工作作風,進村入戶接地氣,深入了解民情,傾聽群眾呼聲,通過正確履行監督職責,一方面推動黨的惠民富民政策落地落實,另一方面及時把基層群眾的共性訴求收集反映上來,發揮好“前哨”作用。二是改進監督方式。結合調研中發現的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省紀委監委制定《關于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的指導意見》,明確強化政治監督的總體要求、監督重點、工作措施,推動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關鍵少數”,突出“見人見事”,為基層開展監督工作指明方向。在各地調研期間,李仰哲反復要求,鄉鎮紀委要精準把握監督重點,聚焦重點村、重點人、重點事,督促推動鄉村黨員干部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不斷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三是提升履職能力。省紀委監委舉辦鄉鎮紀委書記履職能力建設專題培訓班,針對鄉鎮紀檢監察干部隊伍現狀、履職需求和存在短板,統籌謀劃、細心設計培訓課程。李仰哲圍繞“什么是政治、什么是當前最大的政治,為什么要監督、為什么要突出政治監督,怎么開展政治監督、如何提高政治監督能力”進行輔導,明確指出政治的出發點是人民、落腳點是“兩個維護”,引導基層紀檢監察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明晰監督思路,以強化政治監督、維護群眾利益的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

二、聚焦重點工作,加強下沉監督。省紀委監委緊扣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精心組織、跟進監督,采取班子成員帶隊、不打招呼、直插一線等形式,深入基層開展明察暗訪,推動各地緊盯民心所向,更加突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以管黨治黨的實際成效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聚焦疫情防控,開展一線監督。緊緊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加強監督、保障落實,督促各級各部門抓緊抓實抓細抗疫情、穩經濟、謀發展各項工作。比如,在監督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方面,組織10個監督組,由省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帶隊,圍繞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復學復課三個方面,突出就業穩定、金融運行、基層運轉三個重點,赴各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開展專項監督,同時延伸到縣(市、區)和鄉鎮(街道),對發現的問題列出清單、提出建議,第一時間向當地黨委政府反饋,督促立行立改,形成監督閉環,并梳理匯總形成總報告報送省委。二是聚焦難題積案,開展帶信下訪。制定《福建省紀檢監察機關踐行“四下基層”“四個萬家”深化“四訪”活動的實施意見》,組織在全系統推進“十百千”“找差距、抓落實、解難題、化積案”專項行動,通過省市縣三級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帶信下訪,有力化解一批重點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題和“多年、多頭、多層”信訪積案。今年以來,全省共篩選難題積案1744件,截至11月已化解1468件,化解率84.17%。三是聚焦脫貧攻堅,開展掛鉤監督。緊盯問題短板、“五難”、“四個不摘”等重點,全面開展“兩必訪一隨機”入戶訪查,發揮委領導掛鉤監督工作機制作用,把監督前移到扶貧一線,持續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省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帶隊赴各地開展掛鉤監督,并延伸到老區蘇區縣等重點地區進行解剖麻雀,推動即知即改、舉一反三。今年10月,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四是聚焦掃黑除惡,開展蹲點調研。李仰哲帶頭深入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督導掃黑除惡工作,同時由委班子成員帶隊,深入今年重新確定的10個重點縣(市、區)開展蹲點調研,并選取掛牌督辦以及“見黑不見傘”等重點案件進行包案,通過蹲一點帶一片、抓兩頭帶中間,推動查處了一系列涉黑涉惡犯罪和腐敗問題長期深度交織、阻力干擾大的案件。全面推動涉黑涉惡腐敗專項治理,在全省開展為期3個月的“懲腐打傘專項攻勢”,新立案件561件563人,堅決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不斷鞏固和深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

三、推動基層創新,提升監督質效。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落實省紀委監委的部署要求,針對基層監督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環節,堅持因地制宜,創新監督理念,加大探索力度,推動基層監督規范化常態化,有力提升監督效能。一是增強監督精準性。梳理權力清單,明晰責任界限,加強精準監督,確保基層“小微”權力在正確軌道上運行。如,詔安縣推行村級“微權力”清單管理,以“流程圖”形式將村級權力匯編成冊,細化3類37項“微權力”責任清單,逐項提出廉政風險點,完善防范措施。二是增強監督協同性。針對基層監督力量不足等問題,探索實行片區協作機制、提級辦理機制和會商指導機制,聚力提升基層監督合力,有力破解“熟人社會”監督難問題。如,三明、寧德市將市級派駐機構、鄉鎮(街道)劃分為多個協作片區和協作區,統籌力量、整體聯動,跨地域、跨單位開展交叉監督,有效避免了人情干擾的情況。三是增強監督有效性。緊扣做實監督職責,通過建機制、搭平臺增強監督實效。如,泉州市建立完善“5533”工作機制,包括鄉鎮紀委調配使用、考核待遇、硬件設備、經費保障、工作標準“五統一”規范化建設,鄉鎮紀檢監察干部進村入戶必訪、必談、必講、必核、必查“五個必”工作法,市(縣)紀委監委班子成員掛聯系片督辦、掛信訪件化解、掛幫扶項目落實“三掛鉤”方式,鄉鎮紀檢監察專干、村支部紀檢委員、村務監督委員會“三元主體”監督鏈條,獲評第二屆“中國廉潔創新獎”提名獎。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