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辦 真抓實干
——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倡導和踐行的優良作風
1990年5月17日,剛剛上任九天的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同志首次提出“馬上就辦”,此后在主政福州期間又多次倡導“馬上就辦、真抓實干”。也就是從那時起,“馬上就辦、真抓實干”以其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狠抓落實的責任感、勤政為民的使命感,不僅在八閩大地蔚然成風,更以其深刻的理論價值和現實的指導意義,穿越時空,歷久彌新。
“馬上就辦加上真抓實干,就能切實轉變作風”
習近平同志剛來福州任職時,整個城市經濟實力還很弱,基礎設施落后,一些干部的作風也比較散漫。他在機關工作作風方面進行了大量調研,掌握了第一手資料,了解了真實情況,首先致力于福州市黨政機關營造一個“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優良環境。
1990年5月17日,習近平同志率領五套班子,冒雨看望從連江搬遷至五鳳山營區的某師師部時,當場研究解決300多個戶口進城、100多名子女轉學和部分家屬就業問題,作出“部隊的事情要特事特辦,馬上就辦”的指示。
1991年1月24日,在“馬上就辦”提出半年后,市委辦公廳正式發出通知,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市委書記習近平同志提倡的“馬上就辦”精神,用實際行動密切黨和群眾的聯系。這既是福州市第一次書面倡導“馬上就辦”,也是第一份配套文件。
1991年2月20日,在福州市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第一次向全市干部明確提出,“要大力提倡‘馬上就辦’的工作精神,講求工作時效,提高辦事效率,使少講空話、狠抓落實在全市進一步形成風氣、形成習慣、形成規矩?!?/p>
在理念深入人心的同時,習近平同志逐步探索“馬上就辦”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的運行機制。在1991年底召開的一次福州市委機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提出,“馬上就辦”的關鍵,是要抓好督查工作,只有督促檢查,才能真抓實干,否則就是“稻草人”。
1992年5月8日,在福州市委六屆五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同志專門對“馬上就辦”作了系統全面的回顧與拓展,強調“去年我們提倡‘馬上就辦’,取得很好效果。我想今年除了這四個字外,還要再加四個字,就是‘真抓實干’?!痹陔S后召開的福州市黨代會上,習近平同志指出:“‘馬上就辦’加上‘真抓實干’,我們就能切實轉變作風,把工作落到實處,開創新局面。”
將“真抓實干”放到“馬上就辦”之后,“馬上就辦”由“快”到“實”、由量到質的轉變,從效率和質量兩個方面統一“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內涵,構建了嚴謹的邏輯體系和獨有的實踐特質。1995年8月31日,在中共福州市委七屆一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同志強調,“要有‘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事情定了就辦、辦就辦好,絕不允許拖拖拉拉、半途而廢”,進一步將“真抓實干”提升到“辦就辦好”的更高要求。
在福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馬上就辦”“真抓實干”“辦就辦好”是三個相互作用、逐步展開的過程。也就是在這幾年時間里,福州以年均超過20%的經濟增長率快速前進,1990年、1993年、1994年、1995年,全市GDP相繼超過100億元、200億元、300億元、400億元,迅速躋身于全國大中城市前列,成為東南地區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
“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
“馬上就辦”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它源于習近平同志對人民群眾的感情,也是問題導向下產生的一種創造性的執政理念。初到福州的習近平同志,提出的工作抓手之一就是“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回答了“‘馬上就辦’為了誰”的基本問題。
1991年1月14日,習近平同志在當天《福州晚報》一個不起眼的位置看到一篇“豆腐塊”報道,內容講的是福州需要一本市民辦事指南。時任福州市政府副秘書長梁建勇回憶,這篇報道引起習近平同志的高度重視,他馬上組織市委政研室等部門同志研究市民辦事的各種流程和難點,在50個小時之內就編寫了《福州辦事指南》,并且第一時間在報紙上發布消息,以向群眾反饋。接下來,習近平同志召開市委工作會并作講話,要求機關干部對群眾的訴求給予充分重視,講求工作實效,少說空話,狠抓落實。這次會議之后3天,習近平同志又在馬尾的現場辦公會上提出,“要抓住那些群眾急需解決的問題”,群眾的事要“馬上就辦”。同時要抓為群眾辦事落實效果的督導工作,即使完成了,也要回頭看,通過督促檢查落實“真抓實干”。
1992年7月7日,閩江發生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洪水過后,福州的天氣非常炎熱。當時福州市倉山區下渡街道藤山弄的部分居民因為供水管徑太小,水壓太低,在天氣熱的時候,只要用水量一大,用水就出現問題。他們給習近平同志寫了一封信,反映用水難題。習近平同志見信立即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迅速了解情況,馬上解決問題。相關部門從現場勘察到管網改造,不到一個月就解決了問題。在居民接上自來水那天,自來水噴涌而出,當地居民寫了一首《天凈沙·甘霖》寄給習近平同志:“藤山滴水人家,長夜倦燈苦捱;書記查情令下,流水音佳。愛民人,在今夏?!绷暯酵局鞒指V莨ぷ鞯膸啄戤斨校襁@樣為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的事例數不勝數。
“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傳承和弘揚
20多年彈指一揮間,福州市始終傳承和弘揚習近平同志大力倡導的“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切實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著眼“實干”,著眼“敢干”,著眼“真干”,著眼“會干”,將其作為新時代福州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
1991年3月,在融僑工業區現場辦公會上,習近平同志針對福州在招商引資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首次提出要采取“一棟樓”辦公和有關部門委托代理、上門服務等辦法,減少圖章和公章旅行。很快,外經“一棟樓”集結了全市20多個政府部門和社會服務單位,外商享受到了“馬上就辦”的服務,可以一口氣辦完營業執照、稅務登記、銀行開戶等一系列手續,再也不用滿城跑了。
習近平同志到福建省工作后,又主持“數字福建”建設,整合各個部門的投訴電話集中到“12345便民服務平臺”,喊出“12345,有事找政府”,再上升為電子政務。這些都在制度和硬件層面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打出了一套提高機關效率的組合拳,保障了“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可持續發展。
這些創新與探索,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并在實踐中不斷走向完善,迸發出新的生命力。2018年2月1日,福州市委、市政府頒布了黨內法規《福州市“馬上就辦、真抓實干”若干規定(試行)》,為在新的歷史時期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提供了堅強的制度保障。
如今,“馬上就辦”已成為福州市各級機關轉變作風、為民辦事、推動落實的重要遵循,在黨員干部中深入人心,成為自覺行動。(福州市委黨校副校長、教授俞慈珍摘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