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的,雖然工資不高,但順手順心,而且還可以利用空閑時間,載載客人、打點零工,收入不比以前少。”日前,再次見到來訪的長卿鎮紀委書記林鴻澍,陳電水的臉上洋溢著憨厚的笑容。陳電水原來在外地利用摩托車載客,受疫情的影響,一直留在家中,面臨失業的風險。在林鴻澍的協調推動下,鎮環衛辦聘用其為村級衛生保潔員,每個月可領到1570元工資。
陳電水能夠順利就業,與該縣紀委監委靠前監督不無關系。
今年來,安溪縣紀委監委按照上級的部署要求,把政治監督牢牢抓在手中,突出“見人見事”、精準推動,聚焦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六穩六保”等黨中央決策部署,構建“縣委聯合督查組+派駐紀檢監察組+鄉鎮紀委監察組+村級紀檢委員”的縣鄉村鏈條聯動監督機制,開展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督促相關部門扎實履職、精準施策,疏通堵點、化解痛點,推動貧困人口、農民工等重點人群就業創業。
“沒有就業,就談不上民生,其他的‘穩’和‘保’就失去了抓手和意義。”安溪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李瑞紅表示,圍繞保就業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安溪縣紀檢監察干部深入企業車間,走進田間地頭,全面了解穩企穩崗政策及就業創業政策的落實情況。通過查看相關資料,分析問題原因,針對性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辦法和舉措,強化成果轉化。
針對一邊“一工難求”,一邊“就業無門”的矛盾,安溪縣紀委監委相關紀檢監察組不等不靠,督促人社、衛生、交通、公安、工信、商務等職能部門,開通務工“綠色通道”,推出人社業務線上辦、“千企萬崗”云招聘等服務。截至目前,全縣共開展13場公益現場招聘會,開展對接820人次,有168家用人單位提供崗位4841個。
保就業的前提是保護好市場主體,尤其要為企業紓難解困。針對中央、省、市相繼出臺一系列減稅降費惠企“大禮包”和安溪縣政府出臺的“安十條”“安七條”等政策措施。安溪縣紀委監委結合“五個必”“1+X”等監督機制,組織全縣各級紀檢監察干部深入企業和建設項目一線監督,推動財政、商務、人社等部門把紙上的政策轉化為企業發展的“真金白銀”,著力幫中小企業紓困、“闖關”。
“在資金周轉遇到麻煩的時候,稅務部門先后為公司辦理了3次退稅共計160萬元,目前已全部到賬。”泉州立旺食品有限公司財務課課長陳雅虹說,這筆資金將用來發放職工工資及采購原材料。
同樣享受到政策“大禮包”的還有安溪縣新唐信工藝品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唐偉鋒告訴筆者,政府發放的穩崗補貼緩解了公司繳納社保的壓力,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公司還成功試水“跨境”電商,企業此前擱置的300件“花架”在“亞馬遜”跨境電商平臺拿到了歐洲一客戶的訂單,打開了新的銷路。
圖為安溪縣紀委監委駐縣工信商局紀檢監察組深入新唐信工藝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開展監督工作(林偉彬 攝)
據了解,今年以來,在安溪縣紀委監委監督推動下,稅務、人社等主動服務,落實減稅降費1.45億元,發放穩崗補貼161.3萬元,發放高校畢業生就業補貼69.8萬元。
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保市場主體,更要注重營造法治化制度環境。安溪縣紀委監委突出在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幫扶中小企業政策措施方面加強監督,推動相關部門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5月份,該縣正式啟動企業開辦“一窗通辦、一日辦結”改革,將企業注冊、公章刻制、稅務登記、銀行開戶、企業社保登記、醫保登記等六大內容全部納入企業開辦流程進行閉環管理,協調銀行入駐中心窗口現場辦理開戶,增設企業開辦“一窗通辦”網上辦稅專區,全面提級企業開辦“一窗通辦”個性化服務系統。
“對比改革前,‘一窗通辦、一日辦結’服務新模式,讓企業開辦時限從原先承諾的4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內就可辦結,大大縮短了群眾辦事時間,真正做到讓群眾少跑腿,辦事更舒心、更省心、更順心。”安溪縣行政服務中心主任蔡財強說。
“今年來產值較去年同期增加161%。”面對安溪縣龍門鎮紀委干部的“二次回訪”,位于該鎮產業園區內的旺旺集團泉州廠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當下企業產值不降反升,這是他們始料不及的,“靠的是當地黨委政府的利好政策,加上有你們這些紀檢監察干部的監督保障,讓我們對未來發展更有信心了。”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立足職責定位,持續盯穩企業保就業落地見效,聚焦緊要工作、重點環節,將‘監督清單’與操作指引相結合,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確保惠民惠企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安溪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安溪縣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