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監察員辦公室將監督力量下沉到最基層,強化了對基層監察對象的日常監管,有效打通了基層監察工作“最后一公里”。發揮好派出監察員辦公室“前哨”作用,必須科學、有效統籌好基層監督力量,做到整合優化、優勢互補、協調聯動,切實提升監督合力,提高治理效能,推動基層紀檢監察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堅持系統集成。要在監督機制上聚焦集成化,統籌協作實施“大兵團作戰”。每個派出監察員辦公室統籌調度監督檢查室和鄉鎮(街道)紀(工)委兩支隊伍,上下協同、攥指成拳。在推動“四項監督”貫通融合上要打通堵點、連接斷點,充分利用派出監察員辦公室監督力量直面基層、靈活機動的優勢,縣級監委做好統籌協調,在時間節點、序時進度、成果共享方面做好協調銜接、統籌各方監督力量。推動巡察監督與監察監督有機結合,開展“巡監聯動”,派出監察員辦公室派員參加對所監督鄉鎮開展的巡察,綜合分析發現問題,一同督促檢查整改落實。靈活運用監督方式,把專項監督、交叉監督、機動式監督和“回頭看”貫通起來、穿插使用,做到優勢互補、合成“作戰”,真正把監督網絡筑牢、織密。
加強規范建設。健全監督機制,建立好履職清單。在措施使用上明確監察措施的使用條件、適用情形和審批程序,守規矩審慎用權。對監督對象要明確監督范圍,底數清、情況明。在監督范圍上,要“照單干事”“照圖監督”,讓規章制度覆蓋工作的全過程,實現依法依規監察。在信訪舉報分流督辦、問題線索處置管理、職務違法立案調查、巡視巡察反饋整改等方面理順關系、厘清職責,派出監察員辦公室與相關業務部室緊密配合、相互制約,打造閉環管理模式,通過明晰的職責,進一步壓實責任,形成合力。
壓實各方責任。派出監察員辦公室要進一步厘清與鄉鎮(街道)紀(工)委的責任邊界,既不能大包大攬,又要做好銜接配合,板起臉來實施監督,及時通報當地政治生態以及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推動鄉鎮(街道)黨(工)委、黨(工)委書記知責扛責,強化對村(居)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監督管理,不斷增強黨的意識、強化黨的領導,解決責任不清、協同不夠、傳導不力的問題。同時,派出監察員辦公室要發揮好貼身監督的優勢,對于其他責任主體履責情況要及時監督、跟進糾偏,避免責任落實“各自為政”。
下沉監督力量。派出監察員辦公室要發揮緊密聯系群眾的獨特優勢,監督“探頭”堅持向下,精準聚焦,從小切口、細微處入手,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管、找準問題治,以重點問題的集中整治推動監察職責有力有效開展。把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放在突出位置,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有哪些,監督力量就要指向什么,深入排查調查、及時推動解決。重點抓好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惠民政策落實中的貪污侵占、虛報冒領等問題,切實整治民生領域“微腐敗”、打破政策落實“中梗阻”,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強化督導問責。縣級監委承擔著對派出監察員辦公室的管理監督職責,要強化考核管理,選準考核內容,明確考核標準,發揮考核導向性作用。要注意選拔業務骨干充實到監察員隊伍中來,切實抓好監督調查處置工作的傳幫帶,細化工作流程、融入案例指導、強化跟班鍛煉,不斷提升監察員履職能力。市紀委監委承擔著指導督導職責,要發揮“督導”的利器作用,通過完善報備機制、開展專項調研、定期約談提醒等措施,強化對下指導和壓力傳導,切實增強監督力量的“內生力”。(董向陽 作者系江蘇省徐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本文刊登于《中國紀檢監察報》2020年9月10日理論周刊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