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聶新鑫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永續流傳。
近日,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舞臺藝術優秀劇目正在展演。其中,中國歌劇舞劇院出品的舞劇《英雄兒女》,以強大的演出陣容、磅礴的經典旋律、多種形態的舞段設計以及大氣精致的舞美制作,為觀眾帶來極為震撼的藝術感受,讓觀眾重溫那段慷慨悲壯的歷史,領略英雄風骨與深沉情懷。
舞劇以電影《英雄兒女》及巴金的小說《團圓》為藍本,講述了志愿軍戰士王成犧牲后,他的妹妹王芳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生父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鴨綠江鐵橋、丹東白樺林、炮火籠罩的焦土、戰壕坑道麥田……舞美通過多媒體與現場置景的呼應,讓舞蹈的抒情、敘事環境更為寫實,充滿感染力。
當人們沉浸在志愿軍最終取得勝利、走過凱旋門的激動場景時,舞臺上方出現了兩枚紀念章的影像。一枚是1953年中國人民赴朝鮮慰問團曾為志愿軍頒贈的抗美援朝“和平萬歲”紀念章,另一枚是今年頒發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和平萬歲、白羽飛鴿,這是人們愛好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與追求。經歷過戰火蹂躪、山河破碎,懂得戰爭的殘酷,才能深刻理解和平的寶貴。舞劇表現戰爭中個體的悲歡離合,兄妹情、戰友情、父子情,越是刻畫得細膩動人,就越是顯現中華兒女為了和平,不畏強敵、敢于戰斗的堅定決心,以及為之不怕流血犧牲的頑強意志。
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人民。愛好和平,須知和平來之不易。和平不是誰恩賜的,更不是坐著等、跪著求來的。“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歷史與現實都告訴我們,面對破壞和平的侵略者,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才能贏得和平。
愛好和平,必須有維護和平之力。正在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上,有一份朱德使用過的“我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圖解”。薄紙一片,成如容易卻艱辛。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讓新中國真正站穩了腳跟,為新中國贏得了和平建設的環境。1956年,社會主義革命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我們提前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規定的任務,為中國工業化和今后穩定發展奠定了初步基礎。
和平鴿從戰火中騰飛,和平之花因鮮血澆灌而盛開。山河無恙、家國安寧。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幾十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歷史巨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走過一個個五年,當下,“十三五”規劃即將圓滿收官,“十四五”正待乘勝前進,邁進新的發展階段,中國堅定不移走在和平發展的道路上。把個人的人生融入國家奮進、民族復興的新征程,偉大而壯麗的事業,你我只爭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