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力監督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0-11-05 10:04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我們黨對人民、對歷史的鄭重承諾,是一本再明白不過的政治賬、人心賬。對紀檢監察機關而言,要立足職能職責,強化監督、全程監督,督促政策措施、問題整改、責任落實到位,以有力有效的監督全力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收官之年要以硬作風決戰決勝硬任務

我們黨一路走來,之所以能打贏一場又一場硬仗,優良作風是制勝法寶。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脫貧攻堅任務能否高質量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隊伍作風。”脫貧攻堅是對黨的性質宗旨、初心使命的生動詮釋,越是到最后關頭,越要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脫貧攻堅高效率、高質量。紀檢監察機關強化脫貧攻堅監督工作,首先就要把自己擺進去,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帶頭深入基層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帶頭弘揚真抓實干、“三嚴三實”優良作風,切實為基層減負。

脫貧攻堅到了最后沖刺階段,等不起、慢不得。全國未摘帽貧困縣中有7個在四川大涼山地區,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本身就難度大、任務重,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帶來的影響,困難和挑戰明顯增加,只有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過了“火焰山”。深化“脫貧攻堅紀律作風保障年”活動,整合省、涼山州、7個貧困縣三級紀檢監察工作力量,組建作風保障專班,深入涼山脫貧攻堅一線蹲點督導,與基層扶貧干部并肩作戰,避免層層加碼、多頭監督檢查。作風保障專班把入戶到人、到現場作為發現問題的源頭、核實問題的起點和解決問題的落腳點,盯緊具體人和具體事,逆向求證、分段核實,逐級壓緊壓實責任,精準監督、精準發現問題。在監督的過程中,既發現問題又指出癥結,既強化督促又積極協調協助,問題不解決不罷休。目前,共發現問題258個,推動整改完成224個。

強化監督工作必須管好資金、項目這兩個關鍵領域

堅持問題導向,抓住主要矛盾和關鍵環節,是新時代治國理政的一個鮮明特點。脫貧攻堅涉及大量資金、項目的投入,收官之年更加密集,必須加強監管,否則就會成為腐敗分子眼里的“唐僧肉”。近年來,四川省紀委監委堅持“哪壺不開提哪壺”,在全省組織開展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問題專項治理,推動變“多卡”為“一卡”,為的就是堵塞到戶資金背后的漏洞。目前,全省“一卡通”已經實現“陽光發放”,累計發放補貼資金453.96億元,惠及2272萬人,有效扭轉了“一卡通”管理亂象叢生的局面。省級監管平臺也已經建設完成,累計核實停發不符合條件的資金5.93億元。當前正加快推進監管平臺的基礎數據整合和向下延伸工作,盡快全面實現“陽光審批”,讓每一分扶貧資金都用在刀刃上。

行百里者半九十。工程建設項目占據脫貧攻堅“半壁江山”,直接關系群眾生產生活,直接關系脫貧攻堅質量,背后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今年以來,組織81個已摘帽和7個未摘帽貧困縣區開展“明目行動”,為的就是不讓民心工程變成“傷心工程”。由縣級紀委監委牽頭,立足監督的再監督,綜合采取隨機抽查、綜合比對、專項審計等方式,督促鄉鎮和有關職能部門全面自查梳理2017年以來立項建設的扶貧工程項目,建臺賬、拉清單,邊清理邊整改邊完善。對背后的“四不摘”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嚴肅問責,對背后的腐敗問題堅決查處。全省已累計發現問題項目1.48萬余個、涉及資金17.8億余元,處置相關問題線索1112件、處分400人,涉嫌犯罪移送檢察機關32人。

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人民群眾對發生在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深惡痛絕。脫貧攻堅越到最后,越要以更加嚴肅、更加堅決的態度執紀執法,增量存量一起查,堅決打消個別人想最后撈一把的念頭。一方面,堅持對新受理的扶貧領域問題線索優先處置,持續加大對高風險領域的監督查處力度。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545件、處分905人。另一方面,組織對2016年以來受理的扶貧領域問題線索處置情況開展“回頭看”,對辦理不到位的重新登記處置。

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僅是反腐敗斗爭的基本方針,也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適用于正風肅紀反腐的各個方面。在嚴厲懲治、形成震懾的同時,也要有針對性地深化警示教育,做好以案促改,強化查處一案、警示一片、規范一方的作用。一方面,用好典型案例這個“活教材”。督促金陽、美姑、喜德縣四大班子召開案發地專題民主生活會,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另一方面,用好“陽光”這個最好的防腐劑。在繼續“盯住縣里的權,盯住鄉里的情,盯住村里這個點”的基礎上,推動“縣、鄉、村三公開”,對扶貧領域資金項目來源、數額、分配、進度等“應曬盡曬”。

堅持嚴管厚愛結合,不斷激勵擔當作為

廣大基層干部長年奮斗在脫貧攻堅一線,對黨忠誠、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有的同志還獻出了生命。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需要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擔當作為、超常付出。必須落實“三個區分開來”重要要求,貫通運用“四種形態”,綜合考慮違紀性質情節和認錯悔錯態度等因素進行恰當處理,堅決防止適用不當、尺度不準、畸輕畸重。對脫貧攻堅中的一般性失誤和輕微違規違紀且未造成實際損失或惡劣影響的,堅持以教育整改為主、正面引導為主,幫助黨員干部變壓力為動力,努力工作、將功補過。今年上半年,涼山州依規依紀依法對63人作出了從輕、減輕處理的決定。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監督也要體現信任、關懷。對受到處理的干部也不能簡單“一處了之”,要扎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對影響期滿、表現優秀、符合條件的干部,也要大膽啟用,激勵被問責干部繼續奮發作為。同時,認真貫徹執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印發的《關于做好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的意見》和省紀委監委出臺的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實施辦法,及時為受到失實檢舉控告的黨員干部澄清,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把干事創業勁頭凝聚到決戰脫貧攻堅上來。(王雁飛 作者系四川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本文刊登于《中國紀檢監察報》2020年8月27日理論周刊第6版)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