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斗宮、梅玲窯、碗坪侖、月記窯……作為世界陶瓷之都的德化,古窯址星羅棋布,文化遺產更是璀璨耀眼。“夫源遠者流長,根深者枝茂。”保護文化遺產不僅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和貫徹好中央、省、市、縣關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決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更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必然要求。
日前,德化縣紀委監委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專項監督,成立6個專項監督組,依托“1+X”監督機制,檢查18個鄉鎮24個職能部門,實地察看63處文物保護點,延伸檢查46個村,發現問題82個,有力發揮了該縣紀檢監察組織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
圖為德化縣文化遺產保護監督工作調研組實地查看尾林-內坂窯申遺點保護情況
“窯址保護碑雜草叢生,有的完全被灌木所覆蓋,字跡模糊……你們務必抓好整改。”日前,德化縣文化遺產保護專項監督組到潯中鎮開展監督工作時指出。在形成問題清單后,監督組督促該鎮及時整改。
縣紀委監委牽頭監督,各鄉鎮紀委監察組也紛紛跟進,將文化遺產保護監督延伸至“末梢神經”。
龍潯鎮紀委監察組實地檢查大卿宮、統軍廟、祖龍宮等地,對部分保護點的監控系統和消防等安全隱患提出了整改要求;南埕鎮紀委監察組聯合消防、安監等部門開展日常巡查、抽查和督查工作,并組織開展培訓,提高各村文化協管員文物保護意識;湯頭鄉紀委監察組開展轄區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普查工作,對全鄉古建筑、文物開展“全面體檢”,共發現消防設施不全、房屋破損等隱患9處,并督促整改……
通過調研精準“把脈”,專項監督對癥“問診”,各鄉鎮紀委監察組協同發力,德化縣織出了一張嚴密的文化遺產保護監督網。
線下監督直抵末梢,同時利用線上監督精準發力。
近日,通過德化縣紀委監委開發的村級紀檢委員隨手監督平臺,蓋德鎮有濟村紀檢委員實時定位,將發現的“濟虹橋部分電線線路未套管”問題拍照上傳。蓋德鎮紀委監察組接到反饋后立即督促相關責任單位進行整改。
從發現問題,到接到反饋,開展督促,用時不過短短十來分鐘,文化遺產保護監督正需要這樣迅疾的反應速度。
同樣,文物保護監督不能“雷聲大雨點小”,也不能搞“雷陣雨”,需要常態化的有效機制。隨手監督平臺對于鄉鎮紀委超過時限未處理的問題,會自動發送提醒到縣紀委監委有關室(部),再由其協調督促鄉鎮紀委履職盡責。平臺啟用以來,有力培養了村級紀檢委員開展監督、查找問題的能力與習慣。
德化是陶瓷產區,境內古窯址眾多。為了全面、細致地對境內陶瓷文化遺產保護開展監督保障,縣紀委監委在此次專項監督中,特別邀請6名對陶瓷文化、藝術、歷史有深入研究的陶瓷藝術大師、縣監委特約監察員全程參與。
圖為德化縣監委特約監察員陳明良(右二)實地查看古窯址保護現狀
“我建議拓寬古窯址等文物保護資金的融資渠道,利用大數據及高科技手段,強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特約監察員陳明良與監督四組到潯中鎮樂陶村查看宏祠窯址時這樣建議。6名特約監察員跟隨6個專項監督組,一路協助摸清掌握文化遺產保護情況,并圍繞凈化古窯址保護范圍周邊市容環境、加大古窯址監管力度、增強古窯址等文物的文化符號吸引力等問題,提出相關意見、建議20余條。
下一步,德化縣紀委監委將把這些建言獻策認真梳理匯總,并落實到監督工作中,堅決做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
“我們要找準職責定位,立足監督的再監督,堅持深入一線開展監督,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在‘點’‘線’‘面’上發力,著力加強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為德化縣文物保護工作保駕護航。”德化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文:吳朝燁 郭耀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