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專場,館長王春法為全球觀眾講述了館藏陶鷹鼎、錯金銀云紋銅犀尊、伏羲女媧像立幅、針灸銅人、霽藍釉粉彩描金蓮花紋雙燕耳尊等五件館藏珍品。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雖然全球博物館逐漸恢復開放,然而縮減的開放時間與空間、萎縮的館際交流,依然讓全球博物館共同經歷和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有一個數據是,因為疫情,全球近90%的博物館被迫閉館,近13%的博物館將永久關閉。
近日,中國國家博物館發起主題為“手拉手:我們與你同在”的全球在線接力活動倡議,來自五大洲的16個國家級博物館積極響應。自9月6日起,開啟一場前所未有的全球博物館珍藏展示在線接力,來自這些博物館的館長們組成“館長天團”,帶領觀眾“云游”博物館。
參與此次接力的博物館包括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美國弗吉尼亞美術館、阿根廷國家美術館、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波蘭華沙國家博物館、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等。展示活動中,最值得期待的是頂級博物館的“館長之選”——館長們將為大家介紹本館館藏特色,分享3至5件館藏珍品,講述藏品背后的故事。
作為活動“第一棒”,9月6日晚,中國國家博物館攜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開啟60分鐘國博專場。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為全球觀眾介紹了館藏陶鷹鼎、錯金銀云紋銅犀尊、伏羲女媧像立幅、針灸銅人、霽藍釉粉彩描金蓮花紋雙燕耳尊等五件館藏珍品,并回答網友提問。8K拍攝展示+5G直播+AR沉浸的最新技術,更清晰、流暢、生動地將文物呈現于觀眾眼前。接下來所有博物館的專場,觀眾可登錄包括央視新聞客戶端、CGTN客戶端、新華網客戶端、“中國國家博物館”快手等近二十個平臺觀看直播或回放。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全球博物館以一次團結的接力傳遞友誼,增強信心,彰顯了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互學互鑒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承載著人類文明記憶的博物館,將繼續述說屬于我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