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記,有個事我也不知道該不該說……”
“有什么事您盡管說。”
前不久,浙江省諸暨市應店街鎮紀委書記、監察辦主任張佳在向轄區企業宣傳、發放市紀委監委制發的“營商環境監督卡”時,某企業主老俞找上門來,但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其實,也就一點小事……”老俞在張佳的幾番鼓勵下,終于道出了原委。
原來,就在幾天前,鎮里的安全生產專職巡查員葛某斌以暫時周轉為由,通過微信向企業的安管員小金開口借錢,并承諾“會特殊照顧”。和前幾次一樣,葛某斌既不提打借條,也不說什么時候還。“跟他沒啥交情,他管我們企業的安全生產,不好得罪,只能點頭答應。雖然每次借的錢不多,但心里總覺得不舒服。”老俞說。
向管理服務對象借錢?承諾給予照顧?是僅此一家還是多點開花?“事關營商環境,一定認真處置。”在向老俞表態后,張佳立即召集鎮紀委監察辦同志集體會商并組織調查。
葛某斌,中共黨員,2018年10月勞務派遣至應店街鎮政府擔任安全生產專職巡查員,負責網格內40余家企業安全隱患日常排查和問題整治情況的監督等工作。當調查組有重點地向其管轄企業摸底調查后發現,這個安全生產專職巡查員并不那么讓人“安全舒心”。
2014年至2016年間,葛某斌迷上了網絡球賽競猜,在短短兩年多時間就用了將近40萬。不但花光了自己所有積蓄,為了翻本,還通過親戚朋友四處借款、透支信用卡、網絡貸款等方式四處舉債周轉資金,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在擔任應店街鎮政府安全生產專職巡查員后,月工資收入雖然穩定,但除去日常生活開支,用于還債還是杯水車薪。
聽到鎮紀委調查組核查情況的風聲后,葛某斌一邊向有關企業表示會盡快還錢,一邊刪除微信轉賬記錄,之后還主動辭職,企圖逃避處理。“雖已離開崗位,但問題必須查清,并依規依紀依法予以處理。”調查組在掌握基本事實后,約談了葛某斌。
“沒有辦法,我只好向企業借錢。安全方面的事比較敏感,開口借個幾千幾百也不多,一般都不會拒絕。”據交待,2019年7月至12月,葛某斌編造親戚朋友生病、急于還貸款等各種理由,先后9次向網格內5家企業伸手借款共計一萬八千余元。
“借的錢準備什么時候還?”
“我沒想過還錢的事。”
“這些企業你是怎么給特殊照顧的?”
“其實也沒,只是隨口說說。如果存在安全方面的隱患我也向鎮里上報,只是寫得簡單點……”
隨著調查組同志拋出一個個問題,葛某斌回答的聲音越來越小。最終,葛某斌成為諸暨市紀委監委推行營商環境監督“一卡一碼一機制”后首個被立案審查的對象。
“營商環境事關‘六穩’‘六保’,著眼發揮紀檢監察職能作用,我們對影響和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零容忍’,切實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同時,重抓監督保障執行,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優化營商環境,全力護航民營經濟發展。”諸暨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通訊員 顏新文 費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