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莊際昌
來源:福建省紀委監(jiān)委網站 發(fā)布時間:2020-10-13 15:37
莊際昌(1578年—1629年),字景說,號羹若,福建晉江人,明代文科唯一連中會元、狀元的閩人,累授翰林院修撰、右諭德、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國子監(jiān)祭酒等。

莊際昌(1578年—1629年),字景說,號羹若,福建晉江人,明代文科唯一連中會元、狀元的閩人,累授翰林院修撰、右諭德、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國子監(jiān)祭酒等。

明天啟元年至三年(1621年—1623年),莊際昌在翰林院任職,參修國史,編輯《六曹章奏》、《光廟實錄》。書成后,熹宗賜以白金交椅,加俸薪一級。后因拒絕魏忠賢私請,遂遭罷斥。

莊際昌返鄉(xiāng)后,思興利除害,為政于鄉(xiāng)。當時,倭寇侵擾,海疆不寧,濱海的百姓遠逃他鄉(xiāng)避難。莊際昌出面約定附近鄉(xiāng)里,編隊巡邏,保衛(wèi)家園。

莊際昌為諸生時,曾與鄉(xiāng)賢合力修筑晉江溜石陡門。因年久失修,陡門淤塞,造成旱澇多災。為此,他痛心地說:“這是我的責任,我過去修建時馬虎了,才會這樣。”他便捐資再次修筑,把工程規(guī)模擴大三分之二,使陳埭、青陽等四十二鄉(xiāng)里得以灌溉,里人歷代收益。

按照古代禮制,祭祀外祖并非強制需要。但因祖母的養(yǎng)育恩情,莊際昌特在家中設立“思敬廳”,奉祀外祖梁家香火。

如今莊氏家廟大廳里,還有莊際昌撰寫的“自祖宗積德百余年忠孝休聲貽我后,愿孫子承家千萬世詩書文采向人前”楹聯(lián),勸勉后代繼承祖先行善積德、忠孝仁義的好傳統(tǒng),好好讀書,做個有益于社會的人才。(晉江市紀委監(jiān)委)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