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聚焦穩定脫貧持續做細做深一線訪查
——腳下多沾泥 心中更有底
9月15日,雖已入秋,但炎熱余威仍在。安溪縣西坪鎮龍地村,鎮紀委監察組干部正在開展入戶訪查。“再過幾天,鐵觀音秋茶就開采了,為了不耽誤群眾的生產生活,我們得在茶葉上市前完成走訪。”西坪鎮紀委委員廖彩虹告訴筆者,按照縣紀委監委要求,近期,他們要對已脫貧但不夠穩定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走訪,對其他貧困戶,要按照不低于30%比例進行隨機走訪。聚焦重點對象強化訪查,是安溪縣紀委監委開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監督的重要內容。今年來,該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能,圍繞貧困戶、邊緣戶、低保戶等重點人群,聚焦4大類14項措施任務,創新“蹲點+暗訪”“督查+巡察”“大數據+大走訪”等監督模式,以“縣派駐紀檢監察組+鄉鎮紀委監察組+村級紀檢委員”的方式上下聯動,開展全覆蓋訪查,著力發現落實控輟保學、健康扶貧、住房安全保障、低保救助不到位等問題。
圖為安溪縣虎邱鎮紀檢監察干部在石山村檢查扶貧項目資金落實情況。(林偉彬攝)
“每到一處,都以‘貼身監督’方式前移監督關口,通過實地查看、翻閱臺賬、談話了解等,與群眾近距離、心連心地溝通交流,做到監督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安溪縣紀委監委常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李瑞紅說。
“新房住得舒心嗎?補助款拿到了嗎?還需要什么幫助?”縣紀委監委駐縣政府辦紀檢監察組組長孫素鳳走進蓬萊鎮聯盟村,與危房改造后、住上新房的貧困戶劉朝賢拉家常,了解住房安全政策落實情況。
在安溪,類似劉朝賢這樣的貧困戶住上新居的例子不在少數。為確保危房等級鑒定不規范、危房改造數據不相符、改造質量不達標、改造面積超標等問題“應改盡改”,縣紀委監委駐縣政府辦紀檢監察組在督促各鄉鎮組織自查自糾的基礎上,制定專項督導方案,以問題為導向,深入基層摸排檢查,以督促改。
“對發現的3個苗頭性問題,已經現場交辦,限期整改,反饋情況。”孫素鳳表示,下一步,將緊盯縣委房屋安全督導組和大數據核查發現的問題,跟蹤監督推動整改落實到位。
低保政策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底線”,事關農村困難群眾切身利益。安溪縣紀委監委依托扶貧資金監督平臺,通過“線上核查+線下抽查”,核實情況,精準認定,確保“一個不漏,應保盡保”。
桃舟鄉康隨村老張家原本并不富裕,但也不貧困。多年來,他一直靠理發、養殖掙錢養家。但不幸的是,老張去年11月被確診患上癌癥。病魔讓這一家的頂梁柱垮了,家里的生活立即變得困難了起來。
桃舟鄉紀委書記劉長樂在走訪中得知他的情況后,立刻幫助協調申請,得到縣民政局支持。縣民政局根據老張的情況,為老張及其愛人落實了低保,讓夫婦倆每個月獲得了450元的收入,生活得到一定保障。
“感謝政府對我的關心和幫助,我會好好生活,照顧好這個家。”重拾生活信心的老張決定調整好心態,與病魔抗爭,并盡自己所能搞好生產,扛起家庭的重擔。
“脫貧路上決不落下一人的承諾不會變。”李瑞紅表示,將督促相關部門、鄉鎮持續加強對貧困戶的動態監測,對新增返貧和致貧的困難群眾進一步核實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按程序納為防貧對象,對符合低保條件的均要納入低保,應保盡保。
村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訪查中,安溪縣紀檢監察機關既注重專項督查促整改,又注重解決具體民生問題。
今年5月份,安溪縣長卿鎮紀委委員李佳玲在南斗村走訪中,了解到一個情況,去年搬進新房的異地搬遷脫貧戶陳電水面臨失業的風險。
“他這個人很勤勞,原來在外地利用摩托車載客,收入挺可觀,但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春節后一直留在家中待業。”李佳玲介紹,針對他的情況,鎮紀委立即向鎮黨委報告情況。在鎮黨委的協調下,鎮環衛辦聘用其為村級衛生保潔員,每個月可領到1570元工資。
“有一份固定工資,還可以利用空閑時間,載載客、打點零工,收入不比以前少。”在“家門口”重新擇業的陳電水逢人就說。
“越是收官之時,越要多一些腳下沾泥的一線訪查,多聽群眾意見,多為群眾排憂解難。”安溪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加大監督執紀力度,確保扶貧政策落實到村、到戶、到人,筑起抗風險防線,避免脫貧戶再次返貧。
文:張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