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登第一山,自覺眾山小。
日起海門騰,云連邊樹杳。
物情隨運遷,元化無時了。
一事類登山,懷哉愧不少。
——明·蔡清《第一山》

清源山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稱“北山”;因山上泉眼諸多別稱“泉山”;因山高入云又稱“齊云山”。清源山峰巒起伏,巖石遍布,外端內(nèi)秀,以36巖洞、18勝景聞名于世,素有“南國翡翠”“閩海蓬萊第一山”之美稱。讓我們共同走進清源山,和歷史文化撞個滿懷。
〖綿延群山之俊秀〗
清源山有中、左、右三峰,成鼎足之勢,為古時候泉州十景之首“清源鼎峙”,余脈綿延,層巒起伏,溝壑縱橫。
〖石雕造像之靜謐〗
清源山石造像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泉州宋元石雕藝術佳作,體現(xiàn)宋元泉州石雕藝術的高度成就,也是中世紀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時期社會空前繁榮的象征。其中老君巖造像還是今年我國申遺項目“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mào)中心”的22處遺產(chǎn)點之一。

老君巖造像是道家學說創(chuàng)始人老子的巨型石雕像,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的道教石雕

“三世佛”為我國現(xiàn)存年代最早、保護最完整、位于最東南的元代藏傳佛教石雕造像

彌陀巖,石室門額刻“阿彌陀佛”,石室前有石塔
〖摩崖石刻之滄桑〗
清源山摩崖石刻歷史悠久、數(shù)量可觀、內(nèi)涵豐富,形式多姿多彩,它不僅為風景增輝,更為世人提供寶貴的泉州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的歷史資料。

宋代書法家米芾手跡“第一山”

宋林奭題刻閩中第一大“壽”字

明俞大猷詩刻

弘一法師最后遺墨“悲欣交集”
〖清澈山泉之靈動〗
清源山澗谷縱橫,雨季時飛流掛瀑,山中的泉眼得到雨水加持,大多噴涌不止,泉水甚至順著山勢而下,一路流淌到山腳,美不可言。

清澈的木龍池,讓整個清源山充滿靈性,使其更加自然優(yōu)雅


天湖之上有天,天湖之下有山,它像一顆明珠鑲嵌在山谷之間,熠熠生輝,柔情似水

瀑布傾瀉而下,猶如一道飛虹灑落人間,“泉窟觀瀑”,塵俗凡慮,一洗無存

清源山上俯瞰泉州市區(q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清源山的美,美在安謐,美在古樸,美在婉約,不經(jīng)意間,讓心靈找到了停泊的地方。

畫家筆下的清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