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敢闖敢試中破浪前行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0-08-26 09:07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曹溢

  在深圳,有這樣兩尊雕塑:一尊是位于深圳市政府門前的銅雕“拓荒牛”,一尊是位于深圳博物館老館前的雕塑“闖”。從“拓荒牛”到“闖”,兩尊雕塑相互呼應,映照著深圳敢闖敢試、開拓進取的城市氣質。

  孕育于大踏步趕上時代的切近現實,蘊含著不斷邁向繁榮富強的民族夢想,40年前的今天,中央正式設置深圳經濟特區,一個“巴掌大”的小漁村自此承擔起先行先試為改革開放探路的重大使命。

  第一個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工資制度、引入第一家外資企業,設立第一家由企業集團創辦的銀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險公司……“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讓深圳在經濟運行體制上做出一系列探索和創新,闖出了無數項全國第一。40年過去,曾經的南粵漁村如今已成為擁有千萬人口的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滄桑巨變展現出改革開放的磅礴偉力,顯現出了解放思想和先行先試的寶貴價值。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進入新時代,國際國內形勢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改革發展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深圳再一次被賦予先行示范、破冰探路的重任。經濟特區與先行示范區、粵港澳大灣區“三區疊加”,沒有經驗可循、沒有模式可依,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打造改革開放升級版,其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不亞于40年前的白手起家。始終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堅持摸著石頭過河,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在實踐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規律,才能為全國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敢闖敢試、先行先試,要緊緊依靠人民、牢牢植根人民。近段時間,不少深圳人開始回憶往事。沒有高鐵,揣著理想擠在貨車里南下,一頭扎進澎湃大潮,昔日簡陋的工業廠房,如今創造出無數個世界第一;巴掌大的羅湖,一眼望到頭的漁村,如今位居“中國城市成長競爭力”榜首。回望深圳40年的發展歷程,在改革開放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展,無不是特區一代代拓荒者、闖關者、先行者,憑借勇氣與智慧、努力與堅韌,把無變成有,把有變成優,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面向未來,鼓勵引導支持基層探索創新,凝聚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方能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

  敢闖敢試、先行先試,要牢牢抓住自主創新機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與實力。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如今,被譽為“特區中特區”的深圳前海蛇口片區,已成為發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區域之一。面向未來,將自主創新置于國家現代化的宏大格局與全球競爭的恢弘視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立技術創新體系,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構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舉國體制,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才能不斷引領時代。

  鄧小平曾說,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子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先行先試的征途,不會一帆風順,只有敢于從荊棘的地方開辟出新路,才能收獲別樣的風景。拿出“摸著石頭過河”的智慧、“敢為天下先”的膽魄、“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敢闖敢試的深圳必將在新時代發展潮流中書寫更多傳奇。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