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我離開多久,那座蔚藍波濤上的小島、那段美妙的軍旅生活始終住在我的夢里。
記得有一次,陪一個北方來的朋友去看海。他站在沙灘上,兩眼直愣愣地盯著正在漲潮的海,然后突然沖進海浪里,彎腰掬起一捧浮著白沫的海水,伸出舌頭舔了舔,朝我大聲喊道:“海水是咸的!海水是咸的!海水真是咸的!”
朋友的三聲喊,驚呆了眾多看海人,卻把我的思緒帶回到多年前的一天……
那是一個曉霧迷蒙的清晨,我穿著有些褶皺的新軍裝,踏響老家山里的青石板路,奔向外面的世界。前方等待我的不是想象中霓虹閃爍的都市,而是一座漂浮在波濤上的孤島。
面積不到0.1平方公里的虎頭形小島,無邊無際大海上的一個黑點,周圍十多海里連鳥歇腳的礁石都沒有。任憑你放飛想象的翅膀,也無法描繪島上軍人的生活。但我愿意慢慢告訴你,因為傾訴,正是我對軍旅生涯的深切緬懷。
我永遠失落了第一腳踩上小島碼頭的最初記憶,這讓我至今仍然耿耿于懷。從大陸乘大船登大島,再轉乘小船上小島,海浪像無數只殘忍的鐵鉤翻卷我的五臟六腑,讓人難以忍受。暈船的第一生理反應是不斷地嘔吐,但真正讓我產生恐懼感的則是不遠處的海面突然豎起又急速墜落,仿佛鯊魚張開血盆大口要將小船吞進肚子。我發出野狼般的哀嚎,然后昏死過去……
我就這樣在毫無知覺的狀態下,以最不像軍人的方式被抬上了小島,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過來。我從山里奔向大海,大海卻給了我一個“下馬威”。剛上島的一個星期,我總感覺腳下不安靜,有時甚至搖晃得厲害,以至我走路都不敢邁大步,擔心摔跤。更驚奇的是,早上刷牙洗臉后,我隨手把臟水潑掉,竟被部隊老兵“教訓”。原來小島被海水包圍,島上沒有淡水源,我們的生活用水全靠大陸定期運送,必須節約用水,洗衣服或洗漱的水都不能隨便倒掉,要收集起來二次利用。
這還不是大海最嚴酷的一面,臺風才傷戰士們的“自尊心”。熱帶海洋是臺風的老家,臺風就像大海任性的孩子。我記憶中的第一場臺風是深夜抵達小島的,呼嘯聲如群獅撕咬獵物,又如一只毛茸茸的巨手拎起小島搖晃著擲向虛空。這是一種只有親身體驗才能獲得的感受。我這個從未見過世面的鄉下孩子,驚恐地蜷縮在被窩里,不敢吭聲,生怕激怒海里那頭生成臺風的怪獸。老班長從高架床上下來,披著軍大衣坐成一尊雕像,通宵給我們講故事壯膽。
于是,我聽到了另一場臺風的故事。七天七夜風力不減,島上的燈塔險些被連根拔起。從島外運來的淡水一滴不剩,后來只能用海水煮飯……但大家都挺過來了。
老班長說:“那場臺風,島上最大的損失便是老公雞‘犧牲’了!”
島上的這只老公雞,晚上喜歡睡在樹上,白天愛跟戰士們“一二一”走隊列。鐵打的軍營流水的兵,戰士們換了一茬又一茬,老公雞卻沒有離開。有時,它會隨人爬上燈塔,向遠處眺望,眼珠子滴溜兒轉,不知它在想什么。在那場連刮七天七夜的臺風中,有人看見它被吹上了天。戰士們為了紀念它,在操場邊修了一個雞毛冢。許多年后讀到名著《百年孤獨》,我馬上由書中俏姑娘雷梅苔絲飛上天的細節想到老公雞。第二天,我就上島看望它。
我經歷的第一場臺風刮了三天就停歇了。走出低矮的房子,眼前是枝條被折斷的相思樹,燈塔窗戶玻璃碎了一地。讓老班長無比驚訝的是,此時我似乎已經脫胎換骨,沒有絲毫的恐懼,走在“起起伏伏”的島上如履平地。這之后,我出海不再暈船,能生吃腥腥的海蠣,連蠻橫的青腳蟹都和我親近起來,不肯咬我。
“看來大海接納你了。”老班長欣慰地說。
我把目光投向廣闊的海洋,從蔚藍到碧綠,美麗而壯觀。一艘大船緩緩駛來,海鷗一路追隨,不停俯沖覓食。都說大海是生命之源,很多人天生迷戀大海。有一天我躺在岸邊礁石上靜聽濤聲,突然感覺自己與大海融為一體。那一刻,天寬地闊,山海交響。
大海接納了我,我也愛上了大海。
兩年后,我離開了小島,但大海已經在我心里澎湃不息。曾有機會去大城市工作,但終究離不開海腥味,每年總要找個時間上島去看看那棵被臺風吹折過的相思樹,去爬爬那座引領無數船只歸航的老燈塔……
更多的時候,我獨自一人奔向大海,坐在沙灘上望著天空,任思緒飛揚。我想起大航海時代的探險家哥倫布,他的航海帶來了歐洲與美洲第一次的持續接觸,開辟了后來延續幾個世紀的歐洲探險和殖民海外領地的大時代;想起鄭和,他在明代永樂、宣德年間七次率領船隊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了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只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這也是十五世紀末歐洲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系列海上探險……
有學者說,人類的生命來自海洋,人類的文化同樣起源于海洋。海洋浩瀚壯觀、自由豪放、奧秘無窮,人類視海洋為力量與智慧的象征和載體。我在一本書中讀到這樣的表述:海洋文化中崇尚力量的品格,崇尚自由的天性,其強烈的個體自覺意識、競爭意識、開創意識,都比內陸文化更富有開放性、外向性、兼容性、冒險性、神秘性、開拓性、原創性和進取精神。鄭和七下西洋可證,中華民族是人類海洋文化的主要創造者之一,面臨已經到來的海洋世紀,我們應該熱愛海洋,弘揚海洋文化,保護海洋環境,管理海洋資源,制止海洋污染,讓海洋更好地造福人類。
“就像魚一般地住在深海,往返于偏僻之處,穿過巨大海草的葉片,來到陽光閃爍的空間后,卻又不斷地再潛入幽暗、陰冷、深沉,和莫測高深的底部。然而,在不經意的瞬間,它又突然竄到表面,在被風吹皺的波浪上嬉戲……”我熱愛大海,作家伍爾芙的文字,道出了我隱秘的心語。(何況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