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跡——2017至2018年福建馮夢龍研究紀事》出版發行
來源:福建省紀委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0-07-08 10:19

  序

  許懷中

  在福建省委宣傳部的關心和支持下,《軌跡——2017至2018年福建馮夢龍研究紀事》由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它以翔實的材料,真實記錄了福建省在近兩年(2017—2018年)推進馮夢龍研究“1316工程”往深里走、往實里走的歷程。對馮夢龍文化的愛好者和研究者來說,它不失為一本融時代性、學術性、知識性為一體的好書。這是集體創作的結晶,福建省馮夢龍研究委員會主任王凌同志付出的勞動更多些。

  《軌跡——2017至2018年 福建馮夢龍研究紀事》封面

  2017年5月《福建省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實施方案》將馮夢龍列入“福建省六大歷史文化名人”之一。2017年四五月份, 《中國紀檢報》連續三期在“文史周刊”上刊發長篇文章 《七品縣令 馮夢龍的一品事業》(之一、之二、之三),并加“編者按”予以推薦。2017年10月,福建省政協召開“推進馮夢龍文化傳承和發展”座談會,結合實際貫徹省委精神,推進馮夢龍文化研究進入新階段。2018年6月,福建省政協召開 “《2016福建馮夢龍文化高峰論壇論文集》出版暨‘馮夢龍與媒體傳播’”研討會,多位專家、學者及親歷親聞者作了精彩發言。在2017年至2018年間,福建省馮夢龍研究委員會組織開展“發現馮夢龍”系列講座活動,進機關,進高校,進企業,進農村,受到熱烈歡迎。

  這兩年的“軌跡”,應當是福建自改革開放以來堅持深入研究馮夢龍的繼續和發展。福建省早在20世紀80年首先出版馮夢龍寫的奇書 《壽寧待志》,首先在福州召開馮夢龍研究座談會并提出“馮夢龍研究要有一個大的突破”,首先在寧德召開全國第一次馮夢龍學術討論會并論證了“《三言》為文學史增添了什么新東西”。經過1982年至1992年整整十年與全國各地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在中國俗文學學會、北京大學等機構支持下,糾正了1981年版《辭海》條目對馮夢龍基本否定的說法,開始了中國近百年來馮夢龍研究的第二次大突破。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福建省分別在2014年 (壽寧)和2016年 (福州)舉辦全國馮夢龍文化高峰論壇,取得了從廉政文化和法治文化角度研究馮夢龍的新突破;其間還針對馮夢龍研究中至今尚存在的疑點和盲點,提出他一生中的16個謎有待破解。以上概括起來,就是 “1316工程”。其核心思想是強調社科研究(包括馮夢龍文化研究)的本質屬性是創新,是突破,要注重挖掘研究對象的當代價值,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

  我們始終認為,馮夢龍主要是作為一位文學家寫入史冊的。所以近幾年來在強調從廉政文化和法治文化角度研究馮夢龍的同時,我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從文學角度研究馮夢龍的探索。例如,《三言》中120篇話本小說,水平參差不齊,哪些屬優秀或較優秀的代表作,還必須具體分析論證。又如 《三言》中哪些作品是馮夢龍獨立創作或作了重大改編,哪些作品體現了馮夢龍藝術再創作的巨大貢獻,雖然大家看法不一,但現在應該有條件給予比較合理的分辨和解析。本書“文學論文篇”中選編了一些論文,就是福建省近年探索的代表作品。

  總的來說,對于馮夢龍文化研究,我們主張在強調文學本體論的同時,不忘文學的社會功能;在強調發現新材料的同時,不忘知人論世的總體研究;在強調歷史真面目的同時,不忘挖掘馮夢龍文化的當代價值;在強調文學研究多元化的同時,不忘馬克思主義的指導。

  福建省委宣傳部有關領導年初聽取福建省馮夢龍研究委員會匯報并共同研究推進馮夢龍“1316工程”時指出,馮夢龍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極有特色的瑰寶,要把“1316工程”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服務于樹立社會主義文化自信 這個更為宏偉的工程,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

  這就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將為之扎實工作,砥礪前行,不忘初心。

  是為序。

  2019年8月

  (作者為福建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省文化廳原廳長,福建省文聯原主席,著名學者、教授,中國作家協會名譽理事,福建省馮夢龍研究委員會高級顧問)

  《軌跡》一書由海峽文藝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