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張岳
來源:福建省紀委監(jiān)委網(wǎng)站 發(fā)布時間:2020-06-30 09:29

  張岳,字維喬,號凈峰,謚“襄惠”,福建省惠安縣凈峰鎮(zhèn)西頭村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舉進士,入仕四十年,從禮部行人司行人起,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西南六省軍務(wù),文治武功俱稱于世,傳列《明史》。? ?

  正德十三年(1518),張岳任禮部行人司行人,負責傳旨、冊封、撫諭四方、征聘賢才、賞賜、慰問、賑濟、祭祀等事務(wù)。

  張岳一生不畏權(quán)貴、剛正不阿,雖屢遭貶謫,但始終清廉愛民、無私無畏,深受后人愛戴。嘉靖十七年(1538年),張岳調(diào)任廣西廉州知府,他把家鄉(xiāng)的農(nóng)業(yè)技術(shù)帶到廉州,教廉人戽水,使用水車灌溉,推動當?shù)剞r(nóng)業(yè)生產(chǎn)大發(fā)展,被譽為“北部灣興修水利第一人”。

  廉州合浦珍珠乃天下名珠,當?shù)乇I珠成風。張岳任職四年未嘗入一珠。家屬欲返老家,說不識珍珠樣貌,他從庫房取來八顆珍珠讓家人觀看后,立刻歸還。廉州人聞之,慚愧不已,改掉了盜珠惡習。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張岳升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江西,恰逢江西九江、袁州、廣信等地災荒,顆粒無收。張岳向朝廷請求減免稅賦,同時調(diào)集糧食賑濟災民,并將自己俸祿換成糧食捐助。

  任兩廣總督兼巡撫時,張岳雖掌控巨額軍餉,但從不私取一分一毫,史載:“時兩廣公私供億、歲費數(shù)千金,岳力裁之。餉無私入,自岳始。”為改變官場陋習,張岳嚴禁下級送禮,規(guī)定“州縣吏非宣勿進,至入內(nèi)不得手持一物”。

  清朝康熙年間宰相李光地在《榕村續(xù)語錄》中記錄了一個感人細節(jié):“張凈峰為兩廣總制歸,家惟一犁,躬自耕田。”此時張岳已任兩廣總督,仍未忘本,回鄉(xiāng)親自耕田。

  張岳一生勤儉樸素,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因積勞成疾,謝世于沅州官署。兵備道巡官視殮吊喪,見其衣床褥席“皆枝梧綻裂”,不禁感嘆道:“公簡儉一至此耶。”

  張岳一生愛國愛民,善政頗多。其宦跡所到之處,百姓紛紛感念其恩德,建生祠紀念他。正如他詩中所言,“寧為巖畔柏,不隨秋葉揚”,張岳一生就像一棵挺立在崖壁上的松柏,始終傲骨迎風,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惠安縣紀委監(jiān)委)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