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日記 | 我的駐村“附加任務”
來源:泉州市紀委監委 發布時間:2020-05-10 15:17

我的駐村“附加任務”

駐池店鎮茂厝村 黃新民

  3月20日,小雨轉晴,駐村第43天。

  春天的天氣總是變幻莫測,剛剛還是漫天絲雨,現在卻是風和日麗。沒有哪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哪個春天不會到來。今天湖北的疫情通報仍是那個激動人心的數字:“0”。帶著興奮的心情,我們村“防控四人組”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我市全面啟動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后,我們駐村隊的工作重點也從“二合一”轉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安全生產隱患大整治“三合一”。晉江市池店鎮茂厝村地處交通、商貿集中地段,與泉州經濟開發區僅一路之隔,村里有企業和個體商戶近百家。這幾天,我配合池店鎮派出所民警曾警官、鎮下村干部老丁、村網格員,對本村范圍內的經營性場所開展入戶檢查,發現存在“三合一”(住宿、經營、倉儲合一)等安全隱患問題的經營性場所12處。我們當場向經營者指出問題,讓他們在《經營場所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上簽名。

  今天任務是入戶查看整改情況,了解整改過程中存在的困難。

  而我自己還有一個附加的任務。我要順道看望一位新朋友,一位四年級小學生,并給他送書。我還不知道他的名字,他有一個圓溜溜的腦袋,就叫他小圓頭吧。小圓頭的一家來自江西,他的父母在村里的商廈租了一個場地,承接食品包裝業務。檢查中發現,包裝工場里的兩個房間都擺放著床鋪,屬于“三合一”場所。小圓頭的媽媽負責現場管理。我們結合“三合一”場所發生火災的案例,將隱患分析給她聽,強調工場一定不能住人,床鋪必須搬出去。她說,她還另外租了一處房子,爺爺住著,她這兩天就會搬出去。我們讓她在整改通知書上簽字。她說自己沒上過學,只懂得寫自己的名字。

  “我兒子都比我有文化。”她一邊說一邊寫,字跡歪歪扭扭的。

  “也不知什么時候才開學呢?”她往工場入口處張望一下。

  在工場的入口處,靠墻擺著一張桌子。一個10歲左右的男孩子坐在桌邊。男孩的腦袋圓圓的,一對眼睛也圓圓的。他一直安靜地坐著,一只手在桌面上無意識地劃來劃去。

  檢查結束我們就離開了。

  那天下午,我碰巧在村委會不遠處的路口遇到了小圓頭。他一個人站著,手握一枝樹枝,漫不經心地撥弄著路邊的草叢。

  我走過去跟他搭訕,于是我們就聊開了。他說,他今年上小學四年級,數學成績比較好,期末成績優,但語文不好。父母一天到晚都在工場里,爺爺煮飯給他吃。爺爺脾氣不好,經常嚷他。他不喜歡呆在家里。

  “那你長大后想做什么呢?”我問了一個老套的問題。

  “我想去部隊。”他說。

  “哈,挺好。那你要好好學習哦,要先讀大學,再去部隊。”

  “去部隊也要上大學嗎?”他的表情變得嚴肅了。

  “當然啦。你肯定也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人吧?現在部隊要求可高了。所以要先上大學,語文也要考優才行。”

  他停頓了幾秒鐘。

  “叔叔,小學生可以講粗話嗎?我們班有人講粗話。”

  "不……”

  但是,還沒等我把話說完,他便顧自快速念了一串“粗話”:“床前明月光,灑了一碗湯。舉頭拿毛巾,低頭擦褲襠。”

  念完他看著我。

  “你喜歡古詩嗎?”

  他沒有回答,眼神有點疑惑,微微皺著眉頭,似乎不明白我的意思。

  “你平時放學回家都做什么呢?有什么喜歡的課外書嗎?”

  “回家后做作業,我沒有課外書。”

  “那你喜歡什么書呢?叔叔送給你。”

  “不能要別人的東西,媽媽會罵我的。”

  “書本是用來學習的,跟其他東西不一樣,媽媽不會說你的。”

  回到村里,我便想辦法為小圓頭找書。我向附近的朋友求助,得到了兩本書,一本是少兒版《唐詩故事》,另一本是《伊索寓言》。現在,它們就在我的公文包里。

  我們逐一入戶查看,發現整改的情況比較好,有的按要求新添置了消防器材,有的已經將床鋪搬出去了。老丁和曾警官很有經驗,他們根據每個經營場所的房屋格局,向他們提出做好安全防范的建議。疫情還未結束,商戶們為了復工復產需要付出比平時更多的努力。他們都是值得尊敬的勇者。

  我們來到小圓頭家的包裝工場。小圓頭還是坐在門邊的桌子旁邊。看到我們進來,他朝我眨了眨眼,沒有說話。

  送書的附加任務如何完成?我感到心里沒底。

  工場里的兩張床都拆下來了,床板和床架凌亂地堆在墻邊。小圓頭的媽媽帶著抱歉的語氣說,疫情還沒結束,工人很不好找。只好叫老鄉來幫忙。今晚老鄉會過來把床搬出去。

  我們問她,復工復產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她說,疫情總會過去的,生意也會慢慢好起來。她現在主要操心孩子還不能上學。

  我意識到,完成“附加任務”的時機到了。我趕緊從包里取出兩本書,遞給小圓頭媽媽,對她說:“學校延遲開學,但時間不能浪費。可以讓小朋友在家看書自學。我剛好帶來兩本書,可以讓他先看著。看不懂的地方做個記號,過兩天我再來給他講解,也聽他講講書本里的故事。”

  小圓頭的媽媽稍微遲疑了一下才把書接過去,“謝謝!太謝謝你們啦!”

  我回頭看了小圓頭,這次他對我笑了。

【責任編輯:莊秀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