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區:疫情在前 用行動共同戰“疫”
來源:臺商區紀工委監工委 發布時間:2020-02-06 10:26

  “發現問題就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督查人員凡事要多問一句,看是不是有實際困難,我們能幫忙協調解決什么,”在1月27日上午9點的小組碰頭會上,泉州臺商投資區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監工委主任陳家強向督查人員叮囑道,“有什么問題匯總一下我們晚上的碰頭會研究具體解決方案,緊急的直接電話與我溝通。”每日的簡短碰頭會后,他又和督查組人員兵分幾路,到轄區各村居、工地、市場等一線督導檢查。

圖為泉州臺商投資區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監工委主任陳家強帶隊赴洛陽鎮開展督查

  疫情發生以來,泉州臺商投資區紀工委監工委第一時間牽頭有關部門抽調15名精干力量分別組成2個專項督查小組和1個問責專項小組,制定督查工作方案,進一步分解督查項目,明確監督重點。以人員摸排為圓心,進行“圓環式”督查,立足監督職能,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工作方法,深入到各鄉鎮、村居、農貿市場、高速路口、住宅小區、項目工地等單位強化一線監督。

圖為督查小組到小區開展監督檢查

  “這張報表和上一張的內容不是重復了嗎?”在張坂鎮,翻看防疫指揮部的內頁資料時,臺商區紀工委督查人員心生疑惑,“這些是今天收到的文件嗎?不涉密的話方便讓我看一下嗎?”他一眼看到略顯凌亂的案頭放著一沓文件,仔細一翻,其中有不少是要求報送相關數據表格的。在細細詢問過工作人員后,發現鎮村關于疫情防控要填的報表數量多且存在重復統計、多頭統計等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區紀工委迅速協調推動相關部門統一整合規范,最大化精簡合并有關報表,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這只是督查組協調幫助基層解決問題的一個縮影。自1月27日工作啟動后,督查組抓準“防疫關鍵點”,對督查發現的問題堅持當天反饋、督促整改。

圖為督查小組到轄區鎮村督促防控情況

  截至2月3日,共開展督查26次、形成督查報告6份,梳理問題94個、提出工作建議17條。

  各鄉鎮紀檢監察干部和村級紀檢員也行動起來,主動作為,一線抗“疫”。

  戰“疫”一線的“二胎”辦公室

  “親愛的寶貝,這個春節媽媽不能陪在你身邊,因為媽媽不僅是媽媽,也是一名紀檢監察干部,但你放心,媽媽在崗位上一定會保護好自己,記得戴口罩的。”——張坂鎮紀委監察組 柳詩音

  柳詩音是一個二胎媽媽,也是一名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因工作繁忙,孩子一直跟著奶奶在德化,一年到頭也沒能和媽媽見上一面,久而久之,她就成了孩子手機里的媽媽。疫情發生以來,她更是毅然放棄和孩子短暫的相聚時光,每天只有吃飯時才能在微信中看看丈夫發來的小視頻,眼泛淚花。

  她所在的張坂鎮紀委,因紀檢監察干部都是新晉二胎父母,被大家戲稱為“二胎”辦公室,在孩子最需要他們的時刻,義無反顧奔向一線,堅守崗位,卻總是笑笑說:“如果孩子長大了,也會理解支持我們的。”

  “今天的面加個雞蛋”

百崎鄉紀委委員汪可照電話抽查企業延期開工落實情況。

  已經是晚上8點了,百崎鄉紀委委員汪可照剛剛從村里回到鄉里,還沒吃晚飯。食堂工作人員小郭熟稔地和老汪打著招呼:“老汪,今天又這么晚啊,晚飯已經沒有了,我給你煮碗面吧,還是老樣子?”“嗯,你今天給我加個雞蛋!”老汪放下手里的材料找了個位子坐了下來,“今天我生日,58歲咯......”

  老汪家樓下就住著武漢返鄉的被隔離人員,雖擔心一家老小沒有防護意識,但因工作已五六天沒回家的他只能通過電話叮囑家人做好防護措施。

  村道上的身影

圖為洛陽鎮梅嶺村紀檢委員王志孟給隔離人員送面線

  疫情發生以來,村里的小道上幾乎看不見人,但有一個身影卻每天都在奔走,那是洛陽鎮梅嶺村紀檢委員王志孟。

  1月31日梅嶺村發現一例與確診患者親密接觸者,衛生院醫護人員立即對其采取流行病學調查、居家隔離等措施。但隔離后的日常生活該如何保證呢?這時,王志孟主動承擔起為該戶村民配送生活必需品等的工作,并配合村醫每日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做好體溫監測等工作。因為擔心和被隔離人員有接觸,王志孟主動和家里人保持距離,就連最疼愛的小兒子也忍著不敢抱。

  “擔心帶病毒回家,只能保持距離,”王志孟說,“但是特殊時期嘛,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

  疫情在前,泉州臺商投資區各級紀檢監察干部用行動共同戰“疫”!

【責任編輯:周旋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