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里老大毋捌字,又擱不曉怎教示。囝仔讀書空砍氣,大人毋倘隨伊去。尊師重教大代志,良好家風要重視。認真對待有意義,共同創造好風氣。”就讀二年級的王昕煜用閩南語講故事的方式,倡導尊師重教、傳承好家風,精彩的表演,博得了現場師生陣陣掌聲。
????
圖為王昕煜講閩南語故事《無好恤大 就無好噓細》。
這是近日,晉江市靈源街道紀工委組織開展的“一鎮一孝廉”創建活動中生動的一幕。
????
圖為靈源街道“一鎮一孝廉”創建活動現場。
當天活動選擇在了靈源街道靈水古村中的家風家訓展館,該館由閩南古厝改造而成,里面精心布設了“靈水先賢”“八閩家訓”“言傳身教字畫展”等一個個主題展館,從多角度展示了家風家訓的力量和魅力。
圖為靈水中心小學學生參觀家風家訓館。
讓師生、學生家長領略家風文明的同時,主辦方還策劃了一系列精彩的活動。來自靈源靈水中心小學的師生圍繞“弘揚孝廉文化 涵養良好家風”主題,通過宣讀倡議書、講閩南故事、表演快板、經典誦讀、寫書法、剪紙等方式,開展了一堂生動的“孝廉課”,借此活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倡導行孝崇廉時代新風。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好的家風孕育好的民風。自“一鎮一孝廉”創建活動開展以來,靈源街道在泉州市紀委監委和晉江市紀委監委等單位的指導下,立足創建活動,深入挖掘、整合當地優秀的家風家訓文化,尋找身邊孝廉故事,豐富拓展“一鎮一孝廉”創建內涵,通過建設廉潔文化長廊、家風家訓展示館、開展“身邊故事 共同銘記”活動、設置“善行義舉榜”、評選“五好文明家庭”、舉辦“孝廉主題”書法繪畫比賽等方式,開展孝廉文化宣傳,在全街道營造出了良好的行孝崇廉的氛圍。
(一)三朝御史三代清廉 挖掘好家風傳承好品格
“三朝御史三代清廉”“耕讀家訓”“三讓傳芳”……在靈源靈水古村落里,先賢清廉勤政的作風、勤奮好學的事跡,影響著一代代靈源人。
在靈水古村落的吳氏家廟內,有一塊“三朝御史”的匾額,是靈水鄉賢明朝監察御史吳從憲的官匾,他任過明嘉靖、隆慶、萬歷三朝的監察御史。
今年70多歲、古村落辦主要成員黃鵬飛老人介紹,《泉州府志》《晉江縣志》《靈水吳氏宗譜》和很多有關史料中,都有記載吳從憲及其伯父吳希澄、次子吳可遠三代人為官清廉、勤政的政績。“三朝御史三代清廉”的故事在靈水代代相傳,人人知曉,無不贊嘆。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形中影響著一個家庭。近年來,靈源街道將家風家訓融入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之中,結合“三朝御史”的家風傳承,在靈水古村落建設“御史第”家風家訓展館,以“忠孝仁義禮智信勇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主題,精心布設,結合本地較有文化背景的家規家道深入挖掘、傳承弘揚具有本土特色的家風家訓,有力地推動全社會形成廉潔自律、修身齊家、崇德重禮的良好風尚。同時,靈水古村落項目領導小組還組織撰寫了《古韻鄉情話靈水》一書,讓靈水的好家風好民風能讓更多人知曉。
日前,筆者來到家風家訓展示館,正巧趕上靈水中心小學的師生前來參觀。“近代為人”“靈水先賢”“八閩家訓”“言傳身教字畫展”一個個主題展館,從多角度展示了家風家訓的力量和魅力,師生們流連于間,認真學習記錄。
????
圖為靈水中心小學學生觀看吳從憲事跡介紹。
據悉,靈水古村落作為靈水中心小學德育基地,老師們常常會通過德育基地,將課堂延伸,讓學生通過參觀古厝傾聽先賢故事,啟示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品德修養。同時,通過“大手牽小手”的方式,讓好家風進校園、進家庭。
(二)傳播孝廉故事 涵養社會正氣
在靈水古村落的吳氏宗祠門前一塊“善行義舉榜”格外引人注目,上面講述了“十佳美麗晉江人”曾菊英的孝老愛親事跡。
據了解,曾菊英是原籍四川的靈水媳婦,20年多年來,她經歷了家庭的一次次變故,一個人挑起重擔,用一顆樸實的心頑強地撐起一個家。雖身處困境,卻樂觀勇敢,只要周圍群眾有困難,都會伸出援手,贏得很多鄰里的贊美和尊重。
近年來,靈源街道深入挖掘本街道孝廉人物事跡融合孝廉內涵,通過開展“身邊故事 共同銘記”活動,鼓勵各社區深挖“一村一孝廉”,并圍繞這個主題策劃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將身邊故事所帶來的正能量傳遞給更多居民。
據悉,除了在社區開設宣傳專欄、在街道“晉江靈源”微信公眾號推出”傳承好家風 弘揚好故事“專欄來宣傳外,靈源紀工委積極還組織進社區入戶的孝廉文化宣傳活動。
日前,新時代講堂——“一鎮一孝廉”主題宣講活動走進了靈源張前社區,通過培養宣講人向群眾傳遞關于家風家教、行孝崇廉的相關知識,以及古往今來的傳奇人物、先進模范。并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到社區內“走街串巷”進行面對面宣傳,通過在公告欄張貼及入戶分發《靈源街道孝廉倡議書》宣傳單,講解孝廉“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將孝廉觀念潛移默化到群眾思想觀念中去。同時,鼓勵和引導文藝愛好者積極投稿,征集一批蘊含崇德尚廉為主體的優秀文藝作品,讓孝廉文化的傳播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讓全街道形成“知孝廉、學孝廉、傳孝廉”的良好氛圍。
????圖為靈源街道“一鎮一孝廉”主題宣講活動現場。
(三)多舉措多載體 孝廉宣傳有陣地
近幾年,靈源街道多措并舉充分利用多種載體,積極把孝廉文化宣傳融入到工作學習、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建設廉潔文化長廊,通過開展社孝廉文化宣傳教育活動,組織機關干部、社區居民、轄區內的中小學生積極參與。
日前,晉江靈源街道依托紫林廣場綠道,因地制宜打造的廉潔文化長廊正式與市民見面。一句句警示語、一則則孝廉故事,吸引了過往的群眾駐足觀看,并為其點贊。
在廉潔文化長廊可以看到,該長廊以弘揚傳統孝道和廉潔文化為主題,通過宣傳欄、廉石、燈柱等為載體,以名人廉潔故事、家風家訓、格言警句和身邊故事等為內容,圖文并茂進行展示。
圖為群眾在廉潔文化長廊展板前駐足觀看。
靈源紀工委深挖當地孝廉資源,變“說教”為“體驗”,通過現代的方式,因地制宜、綜合運用,開展多媒介多渠道傳播,依托家風家訓館、廉政文化長廊、廉政書畫展、廉政扇面繪畫比賽等載體,充分發揮寓教于樂的作用,營造“處處是課堂、時時悟廉潔”的濃厚氛圍,讓廣大人民群眾在輕松的氛圍中了解和接受廉潔文化。
靈源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廉潔文化是一種德行傳承,與黨風政風密切關聯,也影響民風社風。街道希望通過多種形式,從細微入手,讓大家在娛樂之余也能感受到廉政文化、家風家訓潤物無聲的教育力量,在全街道范圍內營造崇廉尚儉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