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五個必’進村入戶工作法走訪102人次,發現問題線索5條,推動解決群眾訴求事項8條。”談及第一季度工作成效,泉州市安溪縣龍門鎮紀委書記林曉達感觸頗深,“‘五個必’進村入戶工作法,給落細落實監督責任加了一味‘強心劑’”。
據悉,“五個必”是指泉州市紀委監委去年11月起推行的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干部進村(居)入戶“五個必”工作法,包括“必訪”、“必談”、“必講”、“必核”、“必查”,對入戶走訪必須走訪的重點對象和必須談話、宣講及察看核實的內容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在“五個必”工作法的推行下,鄉鎮紀委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推動問題在一線發現、情況在一線摸清、矛盾在一線解決。
“你們村在評定建檔立卡貧困戶時,鎮里面和村里面的干部能做到公平公正嗎?”
“村里面干部有沒有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行為?”
……
一走進晉江市靈源街道靈水社區黨員吳垂萬家里,街道紀檢干部便與他聊了起來。一邊問著,一邊在本子上記錄著反映的問題。
“市里面統一給我們印制了進村入戶《工作日志》和《工作臺賬登記簿》”,該街道紀工委書記陳凌燕告訴記者,對群眾反映的每一個問題,他們都會及時做好登記,督促抓好落實。
在明確工作規范、統一工作要求的基礎上,各縣(市、區)結合實際和工作重點,多措并舉推動“五個必”進村入戶工作法見地見效。
晉江市建立鎮級聯動協同機制,鄉鎮紀委與相關職能部門協同進村入戶。“鄉鎮紀委在走訪致富能手時,協同鎮企業辦、安辦等部門,對優惠政策和安全生產進行解讀和宣講。走訪困難戶和特殊戶時,就會同民政、農業等部門,著力幫助解決合理訴求。”晉江市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豐澤區利用大數據平臺在訪前精準“把脈”,掌握、摸清“必訪”對象基本情況,并能夠及時掌握監督對象的動態,確保入戶走訪有的放矢,為監督插上科技的翅膀。
洛江區建立健全了村級監察聯絡員隊伍和村級紀檢委員隊伍,實現了全區86個村(社區)全面覆蓋,由村級“兩員”參與入戶走訪工作,補齊了鄉鎮紀委力量不足的短板。
……
一線監督、靠前監督的實際效應隨之日益凸顯。
“以前我們有問題要反映,要么托人寫封信、跑郵局,要么進鄉上縣。現在再也不用如此費心費力,在‘家門口’就能經常看到紀檢干部的身影。”談起前不久一筆200元錢款“失而復得”,家住安溪縣龍涓鄉的老吳由衷說道。
原來,在前年9月份,老吳的兒子考上大學,一村干部在為其申請辦理大學助學金過程中索要了200元車費。鄉紀委同志在今年春節后的一次入戶訪查中得知這一消息,立即進行核查。很快,這名村干部就將200元的車費退還給老吳,并受到了誡勉談話處理。
除了老吳,在南安市羅東鎮,鎮紀委通過入戶走訪發現部分低保對象不夠精準問題,隨后組織鎮扶貧辦、民政辦等職能部門組成督查組,對全鎮低保戶進行“回頭看”,清退了不符合條件的對象290多人、新增低保戶15戶、核減退出低保戶60人。
發現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按照部署要求,鄉鎮紀委均對走訪中了解到的情況建立工作臺賬,逐一登記、分類處置,對業務內問題線索及時處置,對業務外問題及時移交有關部門處置。
“下一步,市紀委將不定期實地走訪各鄉鎮紀委,監督檢查進村入戶‘五個必’工作情況。”市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并將進村入戶工作納入鄉鎮(街道)紀檢組織建設和對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干部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