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創建永無止境,長效常態是關鍵。今年,宿遷市以美麗文明村居為平臺、載體,把文明創建工作向基層延伸,讓文明之風吹遍城鄉每個角落。
掛綬帶、頒證書、領標牌,伴隨著鑼鼓聲聲,宿遷市宿城區羅圩鄉陳長莊村的馬用法在家門口被表彰為陳長莊村2018年度文明家庭戶。作為10位獲獎者之一,70歲的馬用法依舊在發揮著余熱,面對村里的大事小情,他都熱心解決,引得鄰里的贊揚。
宿遷市宿城區羅圩鄉陳長莊村村民馬用法說:“不管鄰里跟誰我不許(小孩)跟人犟嘴,如果要犟嘴我到那就批評他。環境哪有做的不好的,我就跟保潔員說一聲,給它弄弄,有時候我帶手也給收拾一下,因為這衛生是大家的事情,共同來遵守。”
資料圖。 圖片來源:宿遷文明網
自2015年起,陳長莊村便制訂了《創建文明戶標準細則》,引導全村680戶居民參與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大孝子等各類評選。通過敲鑼打鼓、大張旗鼓送榮譽上門的方式,讓文明評選充滿儀式感,鼓勵村民學習典型,推動文明城市常態長效建設。目前,全村共有50戶文明戶,近百戶文明戶標兵。
宿遷市宿城區羅圩鄉陳長莊村副書記陳錦之說道:“通過我們反復宣傳評選家庭文明戶意義,促進社會和諧、以農村建設各方面我們講的好處,減少浪費,和睦鄰里關系,大家逐漸認識,認為這樣活動對各個家庭,都有好處,對子女教育有好處?!?/p>
從去年起,宿遷市把文明城市創建逐步延伸向縣區基層,努力建設文明村居。2018年底,宿遷市首家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泗陽縣揭牌成立,成為面向群眾開展理論宣講、主題教育、文化傳承的宣傳新陣地。這不,在宿遷市泗陽縣眾興鎮東祥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場以“文化傳承”為主題的文藝宣傳演出正在熱鬧上演。
?
資料圖。 圖片來源:宿遷文明網
宿遷市泗陽縣眾興鎮東祥社區居民朱其超:老百姓內心有一種愉悅感,現在不愁吃不愁喝,沒有文化生活也不行對不對,關鍵是要有文化生活,老年人到這個地方來,等于是有個活動的地方。
除開展文藝演出活動外,東祥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還建有書吧、志愿服務站,市民家長學校、青年之家、雛翼天空等服務平臺。在泗陽的精心規劃建設下,這些文明實踐站,正成為兼具引領思想認識、傳播黨的聲音、傳承優秀文化等多功能的綜合性宣傳教育陣地。
資料圖。 圖片來源:宿遷文明網
宿遷市泗陽縣眾興鎮宣傳(統戰)委員范化琪:在156家居民小區建設156個文明實踐點,建立100支文明志愿服務隊。堅持問題導向,有針對性地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全年開展活動不少于500場次。把居民團結在社區,活動在社區,把文明實踐活動打造成居民樂享、人人參與的好形式。
從一處文明到處處文明。今年,宿遷市將重點推動15個市級文明實踐中心(所)的建設試點,全力推動泗陽縣省級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同時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把推行移風易俗作為全市鄉鎮村居精神文明建設的切入點,逐步形成社會清風、文明鄉風、和諧民風,為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常態長效化工作增添無盡活力。(來源:西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