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新時代黨的建設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2018年,福建省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始終將管黨治黨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省紀委監委切實擔負起協助黨委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發揮黨內監督專責機關作用,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工作,確保中央和省委全面從嚴治黨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位。
扛起政治責任 堅持以上率下
“問責黨組織22個、黨員干部579人,其中廳處級干部260人,占44.9%。”2018年6月下旬,福建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暨省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全省2017年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檢查情況匯報。
管黨治黨是最根本的政治責任,如何讓一把手切實扛起這一責任,推動管黨治黨走向嚴緊硬?近年來,福建省委緊緊扭住黨委主體責任、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這個“牛鼻子”,堅持在每年年初,由省領導帶隊開展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情況檢查,并對各地各部門黨政一把手進行集體約談,當場指出存在問題,切實將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傳導下去。
據了解,2017年度主體責任檢查聚焦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重點查看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對9個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和5個省直單位(包括公辦高校、省管企業)進行重點檢查,對其他75個省直單位、49所公辦高校、16家省管企業采取交叉檢查、委托檢查,全面體檢全省政治生態情況。
“堅定不移維護核心,堅定不移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不移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堅定不移反對腐敗,堅定不移強化黨內監督,堅定不移深化監察體制改革,堅定不移緊抓‘關鍵少數’。”2018年3月27日,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帶領省委第一檢查組赴福州市開展檢查時,對全省各級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作出進一步部署。
2018年6月,針對“八個堅定不移”要求,省委專門印發文件,圍繞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落深落細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這一主題,提出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全面落實黨內監督條例等27條具體措施,為全省各級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指明了路徑、提供了遵循。
“文件的出臺,使主體責任進一步實化、細化、具體化,為推動管黨治黨責任全面覆蓋、層層傳導,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提供了有力抓手。”福建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劉學新表示。
為貫徹落實“八個堅定不移”要求,福建省紀委監委立足職責定位,積極跟進,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如何履行好監督責任進行再研究、再細化,出臺《關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 深化落實紀委監督責任的意見》。該《意見》以深化實踐“五抓五重”為主線,從日常監督、審查調查、責任追究、標本兼治、自身建設等五個方面,詳細列出25條履責清單,使監督責任可執行、可檢查、可整改、可追究,督促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履職盡責,推動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嚴明政治紀律 做到“兩個維護”
“六項紀律,他違反了五項;‘七個有之’,他占了六個!”他是省統計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陳志強。
陳志強問題線索的浮現,是在省委對省統計局巡視期間。根據省委巡視組移交的問題線索,省紀委監委第一時間立案審查陳志強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問題。經查實,陳志強拉幫結派,搞團團伙伙、“小圈子”,并干擾巡視、對抗組織審查,受到“斷崖式”處理,被開除黨籍、行政撤職、降為科員。據了解,這是福建省首例因違反政治紀律被立案審查的省管干部案件。
遵守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基礎。福建省委突出政治巡視定位,把“兩個維護”落實情況作為最重要的監督內容,聚焦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等“三大問題”,加強對各級黨委(黨組)政治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以高質量巡視監督著力發現政治“病灶”,全面查找政治偏差。
背離中央決策部署陽奉陰違、另搞一套的,嚴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嚴查;干擾巡視巡察、不落實整改要求的,嚴查……福建省紀委監委堅決扛起監督責任,緊盯換屆選舉、脫貧攻堅、機構改革、生態環保等工作,把“兩個維護”落實到日常監督、審查調查、追責問責等各個環節,嚴肅查處違反政治紀律行為。
市縣黨委在推進巡察工作中,找準政治巡察定位,建立健全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的長效機制,切實發揮政治“顯微鏡”和政治“探照燈”作用。泉州市針對巡察發現的“三大問題”中的共性問題,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專項整改工作;廈門市將巡察發現的國有企業管黨治黨寬松軟問題,向全市各市直部門、企事業單位黨組(委)書記通報,開展自查自糾,完善相關制度。
“身為黨員領導干部,本應帶頭遵守黨紀法規,自覺接受監督,但其紀律規矩意識缺失,提供虛假信息、掩蓋違紀事實,干擾巡察、逃避監督,違反了黨的政治紀律。”廈門市集美區委巡察組在巡察中發現,集美城市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某多次未經批準因私出國,卻隱瞞事實,嚴重干擾、妨礙了巡察工作正常開展。最終,王某因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類似這樣的問題并非個例,隨著市縣黨委巡察工作的深入開展,監督利劍作用正逐步顯現出來。同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動輒則咎,有力維護了黨的政治紀律的嚴肅性。
據統計,2018年,福建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審查存在違反政治紀律行為案件348件,處分349人,其中涉及省管干部7人。
強化精準問責 做到失責必問
一起破壞生態環境典型事件,引發了一場嚴肅問責和狠抓整改的行動……此事發生在泉州市,起因是濕地遭人為破壞卻未能得到有效制止。
2018年3月,泉州灣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晉江陳埭段被非法圍堰的消息經媒體報道后,福建省紀委監委主要領導迅速作出指示,在省紀委監委的督辦下,泉州、晉江兩級紀委監委徹查其中可能存在的失職瀆職以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對10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問責。
精準問責產生了良好的反響和效果。泉州市和相關縣(市、區)舉一反三,力行整改,一方面,徹底拆除非法圍堰,采取綜合治理措施,盡恢復濕地生態功能;另一方面,修改完善保護區管理規定,建立政府牽頭、部門協作、整體聯動的聯合巡查和聯合執法工作機制,著力破解多頭管理、力量分散、推諉扯皮等問題,讓“壞事”變好事。
近年來,福建省委、省紀委從厘清責任入手,在實踐中不斷細化實化“兩個責任”,先后制定出臺了落實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的意見,以及責任追究實施細則等制度,形成比較完整的責任落實制度體系,使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既知責明責,又問責追責。福建省通過開展主體責任檢查、巡視巡察、日常監督等,全面查找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存在的失職失責問題,堅持問題導向,緊盯責任問題,提出“問題清單”和“問責清單”,推動問題整改和責任落實。
“在實施責任追究上,我們注重用好用活問責利器,突出精準問責,推動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福建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省紀委提出的履行監督責任“五抓五重”要求和“25條舉措”,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一案雙查”, 既查面上問題,又深究背后責任,防止責任空轉。
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因落實上級部署的管黨治黨工作任務不力而受到責任追究,起到了問責一個、警醒一片、推動一方工作的效果。龍巖市新羅區西陂街道發生出納員挪用巨額公款問題,有14人黨員干部受到問責;因違規報銷接待費用、公款旅游等問題,漳州市龍文區14名處級干部受到問責……不僅如此,全省紀檢監察機關還建立問責追責通報曝光制度,定期通報因履行管黨治黨責任不力的領導干部。
據統計,2018年,福建省共實施黨內問責1525件,對136個黨組織、1781名領導干部進行問責追責,給予黨紀處分60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