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深化移風易俗:美麗城鄉踏歌行 提升群眾幸福感
來源:莆田文明網 發布時間:2019-01-17 22:49

  近年來,在莆田,從黨員干部到普通市民,從街道、社區到機關,幾乎全城動員,齊心發力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講好移風易俗故事,傳遞莆田新風......看得到的創建成果呈現眼前,說不出的溫暖力量蓬勃生長。一幅幅以”文明新風”為底色的美麗城鄉新畫卷正在徐徐鋪開。

  北岸忠門鎮安柄村舉辦移風易俗聯歡晚會 營造文明和諧新風尚

  現場活動精彩圖片集錦(圖片來源:美麗北岸微信公眾號)

  1月9日晚,忠門鎮安柄村在白石觀戲臺舉辦倡導移風易俗聯歡晚會,現場人聲鼎沸,觀演群眾達1000余人。本次晚會以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移風易俗、文明新風為主旨,積極響應鎮黨委、政府的移風易俗號召,通過諸多形式多樣、意義深遠的優秀節目作品,進一步在全鎮范圍內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倡導婚喪嫁娶新風,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更好地營造了文明和諧的社會新風。

  本次晚會精選了19個節目,內容圍繞著移風易俗新倡議、禁燃爆竹新規定展開,著重體現了倡議婚事新辦、喜事小辦、喪事簡辦、歌頌賢孝、健康生活等內容。節目表演形式豐富多彩,十音八樂、贊句、歌舞、合唱、莆仙戲等樣樣俱全!其中《移風易俗贊句》演出、小品《最美孝心》、幼兒園合唱《大中國》、扇子舞《天美地美中國美》等節目,共同反映了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中,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大力倡導文明新風、建設美麗鄉村的美好愿景。

  晚會中場,安柄村書記與村民們積極互動,開展了一場移風易俗知識問答。現場觀眾反應熱烈,帶動了晚會氣氛,一定程度上增強現場觀眾的鄉風文明意識。

  安柄小學的學生們帶來的一首《弟子規》朗誦,將場上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其語言風格簡明而不失文學意蘊,語言形式易懂而不失深刻內涵。“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朗朗上口的《弟子規》,傳唱的是中華自古的孝悌之道,弘揚的是社會主義的道德新風。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我們應向真正的孝賢之輩學習,以其立榜樣,以其為表率,以“十賢百孝”評選活動為起點,把孝賢之風吹遍港城大地。

  活動結束后,孩子們歡唱中國夢的歌聲還久久回蕩在村莊的角落中。“家風連國風,國風興家風;仁義禮智信,千年傳美德。”本次文藝晚會,從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入手,倡導移風易俗新風尚,引導群眾破除陳規陋習,杜絕鋪張浪費,爭做文明新風帶頭人,真正使移風易俗工作在基層入腦、入耳、入心。

  秀嶼區東莊鎮文明督導隊走進蘇厝村眉山宮宣傳移風易俗

  1月14日,在秀嶼區東莊鎮,一支文明督導隊走進蘇厝村眉山宮宣傳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據悉,此次走訪行動通過走進宮廟宣傳文明、組織紅白理事會進宗教現場督查歪風陋習、鎮干部帶頭踐行糾正不良習俗等多種形式倡樹文明新風,引導當地更多群眾加入到移風易俗倡新風的行動中來。

  據悉,精神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然而在偏遠地區婚喪嫁娶大擺筵席,助長了奢靡浪費之風的現象依然存在,這無疑阻礙了城市文明的發展進步。

  今年,秀嶼區東莊鎮持續深入推進移風易俗,把移風易俗工作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臨近春節,東莊鎮各村(社區)紛紛組織開展移風易俗走進農家、老人活動中心及宮廟的活動。鎮村干部、文明督導員將移風易俗倡議書發放到各個村民手中,要求每桌酒席宴請標準不超過600元,動員大家把超標的錢省下來用于救助本村貧困戶、用于老人活動中心建設,讓宮廟活動與時代同行,變得更有意義。這一系列的勸導旨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和老年人、青年們向當地存在的陳規陋習“亮劍”,樹立勤儉節約、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前,經過潛移默化的宣傳和影響,移風易俗的理念正日益轉變成人們的實際行動,讓東莊鎮勁吹文明節儉之風。

  城廂區南門學校開展 “移風易俗,文明過節”主題教育活動

  1月14日,南門學校開展 “移風易俗,文明過節”主題教育活動,旨在全面提升師生精神文明素養。

  活動在方麗萍副校長向全校師生發出“移風易俗,文明過節”的倡議中拉開序幕。她倡議全校師生勤儉節約過春節,弘揚傳統美德新風、樂于志愿服務活動、抵制“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要求黨員干部要率先垂范,帶頭做移風易俗、文明過節的倡導者、示范者和監督者,營造社會正氣過“廉”節,度過一個幸福平安年。

  隨后,在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下,全校師生紛紛在“移風易俗,以儉養德,禁燃禁炮,文明過節”的條幅上簽名承諾,這也充分體現了他們踐行“移風易俗·文明過節”的決心。活動還將通過微信平臺、電子屏、宣傳欄、《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等多種渠道繼續大力宣傳移風易俗,積極營造濃厚的文明過節氛圍。

  據悉,活動通過“小手拉大手”的形式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市、區有關文件精神,以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工作、倡樹文明新風的方式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同維護全國文明城市的良好形象。(莆田文明網綜合)

【責任編輯:莊秀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