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寨鎮黨委針對反饋的21個問題制定整改措施46條,已完成42條,正在整改4條,修訂完善制度4項……”
日前,在惠安縣委巡察辦組織召開的巡察整改“四方會商”工作會議上,惠安縣涂寨鎮黨委主要負責人匯報了巡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
“在整改期限前,召集由巡察辦、巡察組、被巡察黨組織、紀檢監察機構參加的‘四方會商’,一項一項對帳、對標、對責,有效確保了整改效果,防止整改做選擇、打折扣、搞變通。”惠安縣委巡察辦主任陳加龍表示。
惠安縣的“四方會商”機制,正是泉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創新監督方式,壓實巡察整改責任,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的一個縮影。
“被巡察單位面對歷史遺留問題、班子自身問題,往往缺乏徹查徹改的韌勁和刀刃向內的勇氣,必須把巡察整改壓力傳遞到底,把政治責任挺在前面。”泉州市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面對面約談,實打實壓責。德化縣建立集體約談機制,出臺《縣委巡察約談制度(暫行)》,每輪巡察反饋后,按照“一個班子一套約談方案、一份問題清單、一份約談提綱”的模式,由分管掛鉤的縣領導履行“一崗雙責”,逐一約談被巡察單位領導班子,面對面交壓,督促落實巡察整改責任。
加強對整改全過程的精細管理,惠安縣建立了“五賬”工作機制,通過“建賬”列出問題清單、“交賬”明確整改要求、“轉賬”核實問題線索、“查賬”明確整改時限、“銷賬”督促問題整改,督促被巡察單位做到條條要整改,件件有著落。
與此同時,泉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巡察整改監督與日常監督相結合,與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等緊密聯動,通過函詢、組織處理、“回頭看”等方式,跟蹤落實整改情況,確保整改不打折扣。
“縣水產供銷公司已追繳退還違規發放的防暑降溫費33050元,小岞水產站已全部追繳退還違規發放的防暑降溫費6800元……。” 日前,惠安縣海洋與漁業局黨組向社會公開了巡察整改“答卷”。
“巡察反饋類似退繳違規發放津補貼這樣需要整改的疑難、陳年問題不少,我們與局黨組一起找病根、析病因,督促他們直面問題,對癥施治,啃下了一塊塊‘硬骨頭’。” 惠安縣紀委駐縣國土局紀檢組副組長張鳳英表示。
鯉城區委巡察辦將每輪巡察發現問題分類梳理給區紀委監委、區委組織部、區直黨工委等相關職能部門,納入其日常監管范圍,同時將巡察反饋意見抄送被巡察單位分管區領導、相關派駐紀檢組,聯合多方,形成合力推動整改落實。并組織巡察整改情況“回頭看”,督促個別單位深入整改到位。
洛江區把巡察整改落實情況納入區紀委、區委組織部日常監督重要內容,并成立督查組對被巡察單位整改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同時開展巡察整改滿意度測評,倒逼責任落實。
在督促被巡察單位切實落實巡察整改任務的基礎上,泉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充分發揮巡察標本兼職的作用,對巡察中發現的系統性問題,綜合研判、舉一反三,全方位扎緊制度籠子。
南安市突出鎮村聯改,針對在巡察羅東鎮黨委時發現的精準扶貧中存在優親厚友問題,深挖鄉鎮黨委、紀委在落實“兩個責任”中的缺失缺位問題,推動完善村務公開、“三資”監管等相關制度,出臺文件5份,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直抵“神經末梢”。
石獅市針對巡察發現的社團組織監管、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干部隊伍管理等方面問題形成8份專題報告,建立健全資金資產管理、干部出國境管理、黨建工作督查等全市性制度規范26項。
惠安縣對巡察中發現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加強綜合分析,推動開展縣屬國有企業改革重組、規范機關事業單位編外人員聘用管理、健全縣鄉機關財經內控制度建設等。
泉州開發區紀工委以省、市巡視巡察反饋的“問題清單”為導向,督促相關部門相繼制定涉及國企管理、項目建設、黨的建設等方面內容的文件30余份。
“發現問題只是巡察的起點,推動解決問題才是巡察工作的落腳點。”泉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將持續把巡察整改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巡察整改,進一步壓實整改責任、創新監督方式,完善整改評估機制,并用好問責利器,以反面案例發揮警示教育作用,堅決防止整改工作做選擇、打折扣、搞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