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泉州開發區組織區內非公企業黨員開展“青年黨員廉潔從業公約”簽字儀式。
????近年來,泉州開發區以構建政商關系“親”“清”模范區為目標,著力推進非公企業紀檢組織建設,從嚴從實抓好非公黨員的教育和管理,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非公企業生根,構建良好的政治生態和優良的營商環境,促進非公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加快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構建“三級聯動”組織網絡 拓展非公紀檢組織覆蓋
????建區以來,泉州開發區非公經濟快速發展,已集聚了近300家非公企業、7萬多名從業人員、1200多名黨員,組建非公企業黨組織136個。
????按照“哪里有黨組織,哪里就有紀檢工作”的思路,開發區在“大黨建”格局下,依托黨組織網絡建設,逐步鋪開非公紀檢組織網絡。2011年12月,批準特步、宏遠兩家黨委成立紀委,經過精心籌備,于2012年6月成功選舉產生特步、宏遠紀委班子。機構成立之后,特步公司紀委、宏遠集團紀委各自積極發揮職責作用,主動參與企業內控機制建設和加強企業黨員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隨著紀檢工作在非公企業的成功實踐,開發區再接再厲,進一步延伸非公企業紀檢組織建設的脈絡,于2015年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紀檢監察組織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各基層黨組織設立黨委的要設立紀委,設立黨支部的一般要設立紀檢委員,同時,建議紀檢委員由企業中高層黨員管理人員或審計人員兼任。2015年12月,開發區新增成立九牧王公司紀委,并在53家非公企業黨支部都設立了紀檢委員。
????為進一步加強非公紀檢組織工作,2016年,開發區成立了全區性“兩新”組織紀委。至此,開發區構建完成區紀工委、“兩新”組織紀委、非公企業紀檢組織“三級聯動”的紀檢組織網絡,實現對非公企業黨員紀律監督的有效覆蓋。
????加強紀律宣傳教育 營造企業誠信廉潔氛圍
????根據黨的建設的要求和非公企業的需求,開發區堅持以促進非公企業守法經營、誠信經營、廉潔經營為目標,把黨的紀律監督工作與非公企業生產經營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把黨員骨干建成廉潔從業的“放心崗”,把紀檢工作建成抵制貪腐的“防火墻”,把紀檢組織建成非公企業與職能部門和廣大職工的“連心橋”,做到企業需要、黨員擁護和職工歡迎。
????以完善的紀檢組織網絡為依托,開發區將黨的紀律宣傳與廉潔誠信教育及企業文化建設進行有機融合,積極搭建多種形式交流平臺,加強非公企業黨員紀律宣傳教育。例如,在區黨群活動服務中心設立“全面從嚴治黨”展區,深入宣傳企業紀檢工作的重大意義,以先進典型為引領,以負面案例為警醒,樹立正確導向;精心培育宏遠、泰亞、三星等企業廉潔文化示范點,多次組織各家非公企業黨員前往參觀學習;聯合檢察機關開展10多場“送法進企業”活動,通過典型案例,教育企業黨員進一步增強廉潔從業意識;以“家+文化”為主題,積極開展好家風建設系列活動,挖掘、收集區內廉潔從業的家風故事,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園區“智慧黨建”平臺,開發區紀檢工作也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企業黨員可以隨時隨地在線咨詢,讓廉潔文化直接深入每一位企業黨員心中。
????建立風險防控機制 倡導“廉潔也是生產力”
????開發區大力倡導“廉潔也是生產力”的理念,通過多年實踐,不斷摸索找準企業經營發展和紀律監督的契合點,將黨紀監督與企業內控機制有機結合,指導非公企業加強廉潔風險防控機制建設,使紀檢工作成為企業發展的“壓艙石”“助推器”。
????2013年,開發區選擇特步、泰亞、宏遠等三家條件比較成熟的非公企業作為開展廉潔風險防控工作的試點單位,實行非公企業紀檢工作指導員制度,選優配齊指導聯系單位和指導員,同步建立協調聯系、請示匯報、聯席會議、服務責任和協同協作等工作制度,指導企業建立《廉潔風險防控工作職責》《廉潔教育制度》《廉潔自律“十不準”規定》等制度,逐步將廉政風險排查、預警、防控等工作全面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各個部門,全面堵塞制約企業發展的內部漏洞,防范潛在的內部風險。
????防范廉潔風險,黨員的帶頭示范作用至關緊要。針對非公企業黨員流動性強,黨員違紀違法難以做到有效監督及時處理等問題,開發區充分發揮反腐敗協調小組作用,2016年6月,由區紀工委牽頭,聯合區黨務工作部、公安、檢察院、法院,對轄區內非公企業問題黨員開展排查清理。全面陸續摸排處置非公企業黨員因治安案件、危險駕駛、參與賭博、刑事詐騙等違紀違法問題線索10條,均按違紀行為的輕重分別給予處理,其中:移送所在黨支部批評教育3人,移送“兩新”黨委除名處理1人,給予開除黨籍1人、黨內警告處分4人,有效純潔了非公企業黨員隊伍。黨員帶頭執行廉潔風險防范機制,有力地支撐了企業廉潔文化建設,鞏固和提高了廉潔風險防控水平。
????腐則敗,廉則興,對制度尚不健全的非公企業尤為如此。開發區將不斷探索非公企業紀檢組織建設新路子,推動黨的紀檢工作向非公經濟領域延伸和覆蓋,為非公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