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新在《中國紀檢監察》發表署名文章: 抓作風建設就得有釘釘子精神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志 發布時間:2018-02-23 09:24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發揚釘釘子精神,要一錘一錘接著敲,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

抓作風建設就得有釘釘子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發揚釘釘子精神,要一錘一錘接著敲,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五年多來,我們黨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作風頑疾,一條重要經驗就是發揚了釘釘子精神。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再次強調,要以釘釘子精神打好作風建設持久戰。紀委作為黨內監督專責機關,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重整行裝再出發,以釘釘子精神堅決扛起糾“四風”、轉作風的政治責任。

????找準釘釘子的“眼”。釘子起不起作用、起多大作用,取決于是否找準“釘眼”,不找準地方,拿著錘子亂錘一氣,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必定是徒有噱頭、無功而返。解決“四風”問題,同樣需要對準焦距、抓住要害,不能“走神”,不能“散光”。緊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要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中指向的10種具體表現,加大綜合整治,著力解決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為官不為、冷硬橫推等重點問題。緊盯隱形變異問題。高壓態勢下,享樂主義、奢靡之風趨于隱蔽,花樣不斷翻新,要對癥下藥、見招拆招,深挖細查新動向新表現,剝下“隱身衣”、揭去“青紗帳”。緊盯歪風陋習。黨風政風引領社風民風,反之社風民風中的歪風邪氣也會侵蝕黨風政風。省紀委堅持把移風易俗工作作為糾正“四風”的重要內容,按照“找準實情、提出實策、注重實效”要求,推動長樂等地濫發禮金、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的治理,以點帶面在全省深化拓展移風易俗,形成正能量聚變效應。

????落細落小用“巧”勁。釘釘子,力氣小了釘不進去,使用蠻力則容易把釘子打歪,唯有節奏和力度都適當的巧勁才能把釘子釘牢釘好。作風建設同樣需要我們熟練掌握釘釘子的“巧勁”,以科學方法破解老難題、新問題。福建省紀委緊扣黨章賦予的職責,提出“五抓五重”,馳而不息正風肅紀。抓日常監督,重在堅持抓早抓小,防止小錯變成大過。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發揮“頭雁效應”,綜合分析信訪舉報、執紀審查、巡視巡察等方面信息,全面掌握“樹木”“森林”狀況,對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黨員干部及時“咬耳扯袖”。抓執紀審查,重在加強自辦案件,發現一起、嚴查一起,越往后執紀越嚴,形成持續高壓震懾。抓責任追究,重在做到失責必問,壓緊壓實工作政治責任。把糾正“四風”問題固定為檢查考核、述責述廉、民主生活會的重要內容,強化“一案雙查四追責”,對頂風違紀、屢禁不止的,既追究當事人責任,又倒查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相關領導責任。抓標本兼治,重在推動建章立制,對制度措施修訂完善、細化優化,扎牢作風建設制度“籠子”。抓自身建設,重在堅持嚴管厚愛,打造作風過硬“紀律部隊”。省紀委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主動克服懈怠情緒、消除自滿心理,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堅決捍衛來之不易的清風正氣。

????一錘緊接一錘敲。釘釘子,只釘一兩下,釘子會掉下來;釘個三四下,看似釘緊了,過不久釘子仍然會松動;只有連續釘,這顆釘子才能牢固。解決“四風”問題亦是如此,必須一錘接著一錘敲,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長期抓下去。傳承優良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倡導的“滴水穿石”精神和“四下基層”“馬上就辦”等優良作風,不僅是留給福建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抓好作風建設的重要遵循。對福建干部而言,更有條件、更有感情、更有責任去傳承、弘揚、踐行這些優良作風,以作風建設實際成效取信于民。促進風化俗成。發揮谷文昌、廖俊波等先進典型的引領作用,廣泛宣傳八閩紅色文化、優秀傳統文化和勤廉人物事跡,以文化人、固本培元,以優秀文化中的廉潔因子催生出反腐懲貪、揚善抑惡的清風正氣,推動黨員干部增強不想腐的自覺。深化長效機制。“攥緊的拳頭才更有力”,作風建設不只是紀委的事,必須發揮各方力量,對“四風”問題形成合圍殲滅之勢。福建省把作風建設情況作為巡視巡察、年度主體責任落實情況檢查的重要內容,持續深化專項督查,不斷形成黨委加強領導、紀委監督協調、部門主動履職、群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福建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 劉學新)

【責任編輯:黃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