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廿載盡顯衛士情 ——記福建省南平市紀委原副書記夏偉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發布時間:2018-01-18 11:22
“這次應該是我最后一次參加班子民主生活會,在此,感謝各位同志多年來的支持、幫助、理解、包容,非常有幸能和各位并肩戰斗……”2017年1月18日,在福建省南平市紀委監察局班子民主生活會上,講到動情處,夏偉幾乎哽咽。

  “這次應該是我最后一次參加班子民主生活會,在此,感謝各位同志多年來的支持、幫助、理解、包容,非常有幸能和各位并肩戰斗……”2017年1月18日,在福建省南平市紀委監察局班子民主生活會上,講到動情處,夏偉幾乎哽咽。

  夏偉發言完畢,全場悄然。而后,是長時間的掌聲。這掌聲,是向一位即將退休的老紀檢人的真誠致敬。

  從躊躇滿志的壯年,到老驥伏櫪的中老年,一頭黑發如今已然是兩鬢斑白。20年,改變的是容顏,不變的是堅毅的初心和無悔的衛士情懷。2017年9月,退休前夕,夏偉榮獲中央紀委嘉獎。

  老驥伏櫪志千里

  2016年10月,南平市紀委換屆,根據組織安排,臨近退休的夏偉從南平市紀委副書記的崗位退下來。退休之前,夏偉做了兩件事。一是把市區的房子賣了,換到了郊區。“就圖個清靜。”二是置辦好了全套的種菜“家什”,當過知青的他,干起農活來,自然一點也不含糊。在他想來,東籬采菊望南山是最理想的退休生活。

  眼見退休的散淡日子就要到來。年底,按照上級要求,南平市委巡察組成立。很快,首輪巡察工作全面鋪開。可這巡察組組長的人選讓南平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陳熙滿犯了愁。“一項新的工作,必須要找一個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同志擔綱,打好這第一仗。”陳熙滿想到了夏偉,但考慮到他退休在即,決定還是先找他談一談。

  “責無旁貸。”簡單地回答,夏偉走馬上任南平市委巡察二組組長,進駐松溪縣。

  巡察組一行9人,除了夏偉曾多次參加省委巡視外,其他同志都沒有相關工作經歷。“當時對巡察工作完全陌生,不知從何下手,基本都是夏偉同志手把手教。”巡察組成員張星原談起第一次參加巡察的經歷說,晚上由夏偉召集的碰頭會經常開到深夜。對反映問題的分析、談話對象的確定、需要調查了解的內容,都是逐條研討。

  多年紀檢監察工作的歷練,讓夏偉對傳幫帶有自己的一套。用巡察組副組長陳觀增的話說,他總能用三言兩語就把復雜的問題講得通俗易懂。

  巡察期間,夏偉全程駐點松溪。家中87歲高齡、行動不便的老母親讓他很是牽掛。巡察剛開始,在國外留學兩年的孩子回家探親,父子倆也只是匆匆見了一面。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在夏偉的帶領下,南平市委巡察的“第一仗”圓滿收官。

  執紀有方顯擔當

  1996年,夏偉走上了紀檢監察崗位。2003年,夏偉轉任武夷山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經過市直單位和縣(市、區)的鍛煉,2006年,夏偉提任南平市紀委副書記,紀律審查工作一分管就是10年。

  一些同事私下稱夏偉為“電腦”——信息量大,“運算”速度快,遇事總能很快找到解決辦法。這讓他在突破一些疑難案件時,游刃有余。

  2013年,南平市對浦城縣城管大隊副大隊長黎忠議嚴重違紀問題進行立案審查,很快就查實了其受賄200多萬元的違紀事實。這算得上是個重大戰果。但夏偉敏銳地意識到,一個小小的城管大隊副大隊長能如此呼風喚雨,必定有“后臺”撐腰,事情可能遠不止這么簡單。于是組織人員對所有問題線索進行再排查,果然發現涉及浦城縣部分領導干部的違紀問題線索,并最終查處了浦城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姚少明,浦城縣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劉錦波,浦城縣政協原副主席楊韻等6名處級領導干部。

  在夏偉組織查辦的眾多黨員領導干部違紀案件中,南平市城鄉規劃局原局長趙超受賄案堪稱經典“一役”。該案牽涉到處級干部多人,僅證人證言就達百余份。500多萬元的涉案金額在2006年一度引起轟動。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該案背后是所有執紀審查人員長達5個月的堅韌和執著。在那段時間里,夏偉全程駐在調查組,親臨一線指揮,并協調相關部門配合。

  10年里,夏偉交出的成績單和時間一樣厚重——在他的直接分管下,南平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新立案件7083件,其中處級干部案件102件,科級干部案件853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617人,挽回經濟損失1.5億元。

  鐵面柔情暖人心

  紀律審查上取得的成績,在夏偉眼里只是紀檢監察干部忠誠履職的應有之義,并不值得炫耀。說到具體的案例時,他沒有“勝利者”的眉飛色舞,反倒是充滿了惋惜。“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夏偉說,組織上培養一個干部不容易,每落馬一個,都讓人痛心。

  20年的紀檢監察工作生涯,讓這位老紀檢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比別人更深的理解,在他看來,紀檢監察干部應該“秉刀斧手段,舉菩薩心腸”。“懲前毖后和治病救人,兩者不可偏廢。最成功的正風肅紀應該是讓領導干部不犯錯誤。”夏偉說,從這個角度說,我們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事實上,紀律審查之外,夏偉還特別重視對領導干部的教育。作為市委黨校的兼職教授,他主講的廉政課程多年名列黨校“最受歡迎課程”之一。兩個小時的課上下來,鮮有學員走動。夏偉的課“有料”,都是一些發生在黨員干部身邊鮮活的案例,夏偉說,希望他的苦口婆心是一劑苦口良藥。

  夏偉坦言,從事紀律審查多年,求情的不在少數,一些朋友和過去的同事在他這“碰釘子”后關系日漸疏遠,甚至不再聯系。這讓夏偉覺得有些無奈。“吃了這碗飯,就不能壞了規矩,砸了鍋。”夏偉口中說出的道理總是這么樸素。

  “硬漢”也有柔情的一面。一次,一個審查對象的孩子剛好在辦轉崗手續,擔心父親的事影響自己,很是焦急。夏偉了解后,找到相關單位,在確認程序合規后,順利促成了轉崗事宜。審查對象家屬也真切地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寫信規勸審查對象配合組織調查。“我們的工作,是要挽救干部,挽救他們的家庭,絕不是要搞株連。”在夏偉看來,紀律審查工作,在嚴明黨紀的同時,要盡可能減少對立面。

  夏偉經常說,工作是大家一起做的,成績是大家努力的結果,要多鼓勵年輕同志。“他們一定也應該比我做得更好。”

  說起退休后的生活,夏偉說可以有更多時間陪陪老母親,幫愛人做做家務,這些年虧欠他們太多。“對了,還有逗逗小孫兒,都這么高了。”夏偉比劃著,言語中滿是幸福。(黃興華)

【責任編輯:黃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