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望懷:求真務實,清正廉明
來源:東南早報 發布時間:2018-01-15 09:46
他是一名人民教師,教書二十余年,為人師表,教績突出,桃李芬芳;他又是一名對黨和國家賦予的職責真誠盡心的黨員干部,求真務實,清正廉明,在廈門經濟特區的改革開放發展歷程中留下了一些不同一般的印記。他就是蔡望懷,無論是執教,還是從政,他始終保持勤勉實干、清廉樸素的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名家檔案

????蔡望懷,祖籍福建南安官橋鎮漳里村,蔡氏古民居蔡資深后人。1955年就讀于北京石油學院,1960年畢業于廈門大學,分配到龍巖一中任教。1979年調入廈門市教師進修學院,先后擔任學院物理教研組組長、副院長。1984年調任廈門市政府副秘書長,1986年任廈門市教委主任,1987年11月當選廈門市政府副市長。1993年至2002年12月任廈門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1995年6月定級為副省級干部)。全國政協第九屆委員會委員,省人大第七屆代表,省政協第七、八、九屆委員。2006年被美國皮奧利亞(Peoria)市授予榮譽市民稱號。2010年起,被國務院參事室聘任為特約研究員。

????蔡望懷一家

????蔡望懷與當年教師進修學院師生合影

????他是一名人民教師,教書二十余年,為人師表,教績突出,桃李芬芳;他又是一名對黨和國家賦予的職責真誠盡心的黨員干部,求真務實,清正廉明,在廈門經濟特區的改革開放發展歷程中留下了一些不同一般的印記。他就是蔡望懷,無論是執教,還是從政,他始終保持勤勉實干、清廉樸素的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教授父親的粉筆生涯

????1938年,蔡望懷出生于一個教師家庭。父親蔡丕杰畢生從教,是廈門大學1986年表彰的教齡在五十年以上的十位老教授之一。當年,他從鼓浪嶼英華書院畢業就留校任課,1934年從協和大學畢業后重回母校執教,直到1986年從廈門大學退休,從未離開過粉筆生涯。即使是在抗戰初期香港避難期間,仍在任教,在圣保羅學院教授英文?!稄B門大學人物傳略》中稱他:“弟子遍四海,桃李滿天下?!?/p>

????“父親和教育結下的不解之緣體現在他對教師工作的近乎神圣的責任感,對學生成長進步的真摯關懷和對教學講課藝術境界執著不懈的追求。父親不單純是為了養家糊口而教書,他對一個教師應該承擔的道義責任和履行的天職使命有著更深的思考,更多的矚望。”蔡望懷追憶道,“父親曾經說過:‘No love, no life;No work, no life’(沒有愛就沒有生命;沒有工作就沒有生命),在他畢生為之奉獻的教育事業中,他把愛和工作交融在一起了”。

????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有言:“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边@句話的含義本來很清楚:一日尊之為師,當終生敬之如對父母一樣。但蔡丕杰卻認為這句話還應有另一層含義:一日為人之師,當終生愛之如對兒女一樣。對這句話的詮釋,令蔡望懷深深地感受到教師二字在父親心中的分量。七十歲那年,蔡丕杰信手寫過一首詩:“轉眼煙云七十秋,炎涼冷熱付東流;蒼天假我幾時日,愿為后生作馬?!保磉_了他對教育工作和后生的終生不渝的眷戀之情?!柏P聲教廣扇華風一生篤學淳堪范 杰出僑耆傾心祖國全力樹人德可宗”,我國著名語言學家黃典誠教授為悼念蔡丕杰病逝所撰寫的這幅挽聯,或正是蔡丕杰人生的真實寫照。

????傳承父輩精神 譜寫教育新篇章

????1960年,蔡望懷從廈門大學物理系畢業之后,便到龍巖一中任教。蔡望懷始終沒有忘記父親對他的諄諄教誨,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地奮戰在教育工作第一線。1979年初,蔡望懷調入廈門教師進修學院,主持全市高中物理教研工作,主抓物理高考總復習工作,同時他主動承擔了在學院高師物理專修班授課,開設橫跨數學、物理兩個專業所有基礎課程(共七門)的繁重任務。蔡望懷身兼兩職,工作傾心盡力,教學成果顯著,他所任教的班級,許多學員后來都成了中學教師中的棟梁之材。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在有上千人參加的、由省電大舉辦的大學普物競賽中,蔡望懷所教班級選派的六位學員囊括了前十名中的六名(第一、二、四、六、七、九),堪稱“奇跡”!他先后被評為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和科技系統先進工作者。

????1984年,蔡望懷調任廈門市政府副秘書長,1986年任市教委主任,1987年11月當選廈門市政府副市長,主要分管教科文體衛等方面工作,1990年起兼管城建工作。在市政府任內,他大力推動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之實施,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調整高中教育結構,促進廈門市中等教育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創辦了一批具有特色的職業學校和普通中學,譜寫了廈門教育的新篇章。他既是“三尺杏壇”的教書能匠,又是發展教育事業戰略、建設教育強市決策的得力貫徹執行者。

????清廉敬業 執政為民

????如今,寬敞的廈禾路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人流,井然有序。這里不僅是廈門島內重要的交通干道,更是廈門市最繁華的中心城區。24年前,蔡望懷在舉市矚目的廈禾路舊城改造中擔任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主持日常工作,他堅決貫徹“以民為本”的指導思想,把舊城改造和“安居工程”緊密結合起來,并實施“以地養路”“以地養房”的運行機制,克服了拆遷量、工程量巨大和資金匱乏等重大困難,在一年時間內將一條4.6公里長的城市主干道的平均寬度從13米拓寬到50米,創造了城市建設空前的“廈禾路速度”。同時,拆遷戶的居住條件也得到明顯改善。

????通車之日,許多民眾自發聚集,向市委市政府贈送錦旗,表達對共產黨真摯感念之情。時人曾贊嘆:“欲問廈門興衰事,請君指看廈禾路!”

????“服務群眾、唯恐不周,廉潔自律、唯恐不嚴”,這是當時蔡望懷對廈禾路建設指揮部工作人員所提出并反復強調的要求。為了倡導高效務實、清正廉明的作風,他帶頭做出了表率:他為辛勤奮戰在一線的全體工作人員爭取得到理當得的獎金和補貼,而自己卻分文不取。與此同時,他定了一條規矩:指揮部的全體員工,包括他自己,不得染指任何一套拆遷安置房。

????在市政府任職期間,忙于工作的蔡望懷中午從不回家,常以泡面當午餐,一度被人稱為“泡面市長”。作為曾經分管廈門城建工作的市領導,蔡望懷嚴格自律,從未購置任何房產,包括商品房。他回憶起往事:“改革開放初,父親已是年老體衰。為了免除父親奔波于廈鼓之間的勞累,廈大領導幾次提出要在校區給父親分配住房,父親均予婉拒。他對我說,能居住在鼓浪嶼的自家老宅,已是心滿意足。他還引用劉禹錫《陋室銘》中的兩句話表明自己的心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蔡望懷認為,一個官員應該有較高境界的自重和自斂,這就是一種“德馨”。

????退休之后,蔡望懷依然在他熱愛的教育、科技和音樂園地耕耘不息。他擔任過他為主要創辦者的廈門華廈學院的董事長、創校名譽董事長、廈門愛樂樂團理事會的永遠榮譽會長;他是廈門市音樂學校的名譽校長;他也是廈門市老科協的創會會長;他積極推動在美國皮奧利亞市創辦“中國語言學院”……參與所有這些社會工作,他始終堅持一條準則:只作奉獻,不求回報。他從未領取任何酬勞或補貼,是一個完全徹底的義工。清廉敬業、執政為民,這是他從政為官所崇尚和追求的。

?

【責任編輯:黃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