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釋義:第三章巡視范圍和內容第十六條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發布時間:2016-08-30 09:35

????第十六條 派出巡視組的黨組織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針對所轄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的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或者巡視整改情況,開展機動靈活的專項巡視。

????【釋義】本條對開展專項巡視作出了原則性規定。

????開展專項巡視是巡視組織制度和方式方法的重大創新,對于加快推進巡視全覆蓋步伐,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促進全面從嚴治黨,意義十分重大。全面開展專項巡視,是當前巡視工作重大而緊迫的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和省區市黨委探索開展專項巡視,取得了明顯成效,積累了寶貴經驗?!堆惨暪ぷ鳁l例》總結中央和省區市的探索經驗,對開展專項巡視的目標、特點、重點等作出規定。

????專項巡視相對于常規巡視而言,定位更加聚焦,內容更加深化,形式更加多樣,機動性和威懾力更強。開展好專項巡視,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一、合理確定專項巡視的對象范圍

????專項巡視對象以部門、企事業單位為主,強化對被巡視黨組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特別是主要負責人的監督,對地方的回訪也以專項巡視的方式進行。研究確定專項巡視對象,要圍繞一屆任期內對所有巡視對象全覆蓋的要求,摸清專項巡視對象底數,科學制定總體規劃和階段性計劃,區分領域性質,劃分行業類別,分清輕重緩急,統籌安排批次,既確保工作進度,又確保巡視質量。

????二、準確把握專項巡視的重點內容

????專項巡視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這個中心,圍繞“四個著力”的重點問題,緊盯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重點人主要指黨的十八大以后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重點事主要指資金管理、資產處置、資源配置、資本運作和工程項目等方面反映突出的事項;重點問題主要指利用行政審批權、執法權、司法權、人事權以及國有企業“三重一大”等方面存在的權力腐敗問題。

????三、靈活運用專項巡視的具體方式

????形式服從于內容。組織開展專項巡視的具體形式,要緊密結合實際探索創新,根據目標任務機動靈活安排。一是“巡查式”,主要針對同領域、同行業巡視對象,采取“一托二”等方式,同類同步安排,分批集中匯報。二是“點穴式”,主要針對一件事、一個人、一個下屬單位、一個工程項目、一筆專項經費,派出精干人員,迅速搞清問題。三是“回訪式”,主要針對已巡視過的地區(單位)開展“回頭看”,對難以發現的問題“再發現”,對尚未深入了解的問題“再了解”,對整改不力的推動“再整改”,持續形成“再震懾”。專項巡視要簡化程序,提高效率,原則上對一個地區(單位)的專項巡視時間掌握在一個月左右。

????四、著力提高專項巡視質量

????專項巡視要害在“?!?。堅持問題導向,把握專項巡視特點,始終專注于目標和重點,突出專項巡視的針對性、實效性,切實增強專項巡視的機動性和威懾力。

????(一)充分準備、選準專項。根據派出巡視組的黨組織工作要求以及上級交辦、領導批辦事項,紀檢監察、組織人事等方面建議,可以初步選出重點關注的問題。強化巡視前的情況準備,認真聽取有關方面情況通報,多渠道搜集掌握信息,有效運用大數據管理等方法,緊密結合歷史文化特點、社會反映的熱點和廉潔風險點,逐步篩選出關鍵信息,加強分析研判,確定主攻方向。堅持實事求是,帶題不定題、巡中來選題,根據巡視深入了解的情況,把專項聚焦在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和帶有普遍性、傾向性的重大問題上。

????(二)精準發現、客觀反映。專項就是方向,問題就是指向。巡視中必須緊扣專項、直奔主題,選準切入點、抓住側重點、突破關鍵點,著力于一至兩個最突出的問題深入了解、摸清搞透,避免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充分運用《巡視工作條例》規定的工作方式和權限,從細節入手,查找漏洞、發現隱情、印證判斷,實現精準發現問題、定點突破線索。強化大局意識,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照紀律、辨別是非,深入分析、研究對策,客觀準確報告巡視情況。

????(三)立行立改、強化震懾。既要注重巡視后的全面整改,更要注重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做到抓早抓小、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巡視中,對能夠及時糾正的違反黨的紀律、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四風”問題特別是頂風違紀的問題,責成被巡視黨組織及時警醒,加強警示教育,開展專項治理,迅速整改落實。督促被巡視黨組織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真正從嚴從實管黨治黨。

????五、切實用好專項巡視成果

????堅持從政治上全局上考量專項巡視任務。正確處理“專項任務”與“四個著力”的關系,善于從具體問題中,發現腐敗、作風、紀律、選人用人等方面共性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由表及里、以小見大、見微知著。針對普遍性、傾向性和其他重大問題形成專題報告,著眼于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深入研究問題癥結,認真尋找弊端根源,從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監督管理上,提出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意見建議,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位一體”建設提供決策參考。

????

【責任編輯:黃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