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怎樣對待和處理這四種關系,是每一名共產黨員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近日頒布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以“四個堅持”對這一問題給出了清晰答案,為全體黨員樹立起看得見、摸得著的高標準。
依規治黨必然要求以德治黨。以德治黨的“德”,就是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其內核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一脈相承。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涌現過許許多多清官廉吏,他們對待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的態度受人尊崇。今天,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和客戶端推出《畫說古代清官廉吏》,描畫講述古代著名清官廉吏的經典故事,看看他們如何處理“四種關系”。
(一)公與私
大禹
復后氏首領,黃帝的玄孫。帝堯時,因中原洪水泛濫成災,久治難息,百姓愁苦不堪,帝堯即命大禹為司空,治理洪水。大禹受命后,總結過去治水的教訓,改革以往治水的思路方法,為治水費盡腦筋。他新婚不久便踏上治水之路,翻山越嶺,淌河過川,走遍各地。率領百姓風餐露宿,不辭勞苦,也不敢休息。他曾三過家門而不入,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呱呱落地的聲音,也顧不上進家門看上一眼。?
蘇章
東漢刺史。蘇章為官剛正廉潔,不徇私情。在任冀州刺史時,發現貪污受賄數額巨大的清河太守竟是自己情同手足的同窗好友。然蘇章情歸情,法是法,他在盛宴款待同窗好友后,依法辦事,在公堂上將老同學拿下,依法將其治罪。?
歐陽修
北宋名臣。歐陽修為官光明磊落,廉潔奉公。他任參知政事時,皇帝要他舉薦3個可任宰相的人。他外舉不避仇,舉薦了呂公著、司馬光、王安石,而這三個人或與他政見不一,或曾導致他下獄。但歐陽修以國事為重,并不計較個人恩怨,世人無不敬服。?
海瑞
明朝名臣,一生敢于直言,堅持正義,剛直不阿,被譽為“不怕死,不愛錢,不擾民”的清官。他處處想著百姓,去農村巡查時,命隨從挑著菜和米隨行,自己開伙做飯,從不打擾地方官員和百姓,被百姓稱為“海青天”。?
(二)廉與腐
羊續
東漢名臣。在南陽郡任太守時,一位府丞見羊續生活清苦,特送來一串當地特產——白河鯉魚。羊續很為難:收,有違為官之道;不收,有負下屬盛情。于是,便將鯉魚懸掛于庭檐下,久之便成魚干了。之后,下屬又送魚來,羊續手指魚干,輕輕搖頭。下屬為羊續的清廉自守和良苦用心所觸動,含羞而去。?
包拯
北宋名臣廉吏,官至樞密副使。包拯為官清廉,不畏權貴,嫉惡如仇。他說:“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我與民賊不共戴天?!比首诔珟熤育嬯耪虅菰陉愔萸扇『缞Z,無惡不作。包拯在獲取龐昱大量罪證后,不畏強權,毅然將龐昱送上龍頭鍘,為民除一大害。?
于謙
明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于謙為官清正廉明,剛直不阿。在山西任巡撫時,常因公務進京,按當時規矩,官吏進京都要給有關上司行賄送禮。然于謙從不來這一套,同僚勸他說,即使不獻金銀、玉器,送些土特產之類表示表示感情也行呀!于謙笑著舉起兩袖說:“我只有兩袖清風!”?
于成龍
字北溟,山西人,清朝名臣,官至布政史,督撫大員。于成龍為官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愛戴??滴?7年,于成龍任福建按察史,當時外國商船靠岸貿易,發財易如反掌,洋商巨富都得按慣例給按察史送禮行賄。然于成龍嚴守清廉,一概擯斥行賄送禮。?
(三)儉與奢
晏嬰
春秋戰國時齊國丞相。晏嬰身居高位,生活卻清廉儉約,從不搞特殊化。他平時上朝總是乘坐一輛劣馬拉的車子,有時甚至步行。為此齊景公特意派人送去新車駿馬,他卻拒而不受,說道:“你讓我管理全國的官吏,我深感責任重大,平時我反對奢侈浪費,減輕百姓負擔,我若乘坐好車好馬,百官便會上行下效,奢侈之風就會泛濫成災?!?
湯斌
清朝名臣,官至工部尚書。湯斌為官勤政愛民、政績卓著,但一直克已省身,生活簡樸清貧,不圖享受。在陜西潼關和江西嶺北道任職時,幾乎不沾葷腥,平時常率家人采野菜。每日三餐必有一味豆腐做的菜。久而久之,百姓給他起了個“豆腐湯”的雅號。?
諸葛亮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他身居高位,卻自奉甚簡,不謀私利。生前,他在給后主的奏章中誓言“不使內有余帛,外有盈財”。在病危時,他立下遺囑:喪葬力求簡樸,只穿便服入棺,不放任何陪葬品。其高風亮節流芳百世。?
蘇軾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和詩人,官至中書舍人,翰林學士。蘇軾為官剛直,不畏奸佞;生活上清廉節儉。他每日規定用錢不超過150文,每月初,將4500文錢分為30串懸于梁上。每日用長叉取一串為用,維持最低生活。他在《前赤壁賦》中寫道:“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四)苦與樂
司馬遷
西漢偉大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天漢二年,因替大將李陵辯解而獲宮刑。但他想到文王拘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而著《春秋》,屈原放逐而賦《離騷》,左丘失明而有《國語》等先圣事跡,忍受常人所不能忍的刑辱,以頑強的毅力,歷盡千辛萬苦,完成了《史記》這一鴻篇巨制。?
劉東星
清朝名臣,官至工部右侍郎。劉東星任侍郎后,總理河道與漕運,先后主持了開趙渠,通邵伯、界首二湖的河渠等重大水利工程。后又開挖溝通淮河和海河這一前任不敢上馬的加河工程。施工中,劉與百姓吃住在工地,同甘共苦,日夜操勞,竟累死在治水工地上。?
何易于
晚唐時曾任四川益章縣令,為官清廉正直,勤政愛民。一次,利州刺史泛舟春游。船行至益章時,有人發現拉纖人中有縣令何易于。刺史即召來何易于驚問為何親自拉纖,何答:現正值春忙,百姓忙于春耕、養蠶,時間非常寶貴,我身為縣令,很想為民分憂,所以來充役拉纖。?
陳希亮
北宋名臣,官至工部侍郎。陳希亮不僅為官清廉正直,嚴中見柔,而且還是著名的橋梁專家。當時汴河改道流經安徽宿縣,為了架一座不在湍急流水中建橋礅的大橋,陳希亮決心設計建造一座飛架兩岸的飛橋。為此,他成天伏案設計建橋方案,通宵達旦繪制圖紙,終于建起了前所未有的如虹飛橋。(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張琰 整理 江西省蓮花縣紀委 謝圣亮 李小斌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