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岳峰接受《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訪談:
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貫徹落實《準則》《條例》
來源:福建省紀委監察廳 發布時間:2015-10-27 10:00
近日,本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福建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倪岳峰。

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貫徹落實《準則》《條例》

——訪福建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倪岳峰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前夕,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新修訂的這兩項黨內法規與修訂前有什么不同?地方紀委如何貫徹落實?近日,本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福建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倪岳峰。

  記者:請問您認為新修訂的《準則》、《條例》與修訂前相比,最大的不同點是什么?

  倪岳峰:新修訂的《準則》和《條例》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思路,與修訂前相比,最大的不同點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注重把握高標準和底線的關系,既重視高標準引領,又強化底線防守。修訂的《準則》,圍繞廉潔自律主題,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從負面清單轉為正面倡導,從底線防守轉為標桿指引。修訂的《條例》,緊扣“六大紀律”,立規矩、明紀律,劃出行為禁區,明確違紀后果?!稖蕜t》高標準引領,《條例》底線防守,立德立規并舉,彰顯中央管黨治黨思路的重大提升。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僅僅守住底線是不夠的,要有更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追求。每一名黨員都要堅持公私分明、崇廉拒腐、尚儉戒奢、吃苦在前,每一名黨員領導干部都要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只有這樣,才能體現我們黨的先鋒隊性質,才能更好地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使命。

  二是注重把握樹木和森林的關系,既突出抓好“關鍵少數”,又重視管住大多數。修訂的《準則》適用范圍從黨員領導干部,擴大到全體黨員。原來的《準則》僅對黨員領導干部提出要求,適用對象過窄,未能涵蓋8700多萬全體黨員。《準則》在對黨員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嚴格要求的同時,新增專章對全體黨員提出廉潔自律的基本要求。只有每一棵樹木都健康成長,整個森林才會生機盎然。只有把嚴明紀律的要求,覆蓋到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夯實基礎、凈化土壤,才能涵養良好政治生態,實現風氣從軟、松、散向硬、緊、嚴的根本好轉。

  三是注重把握治標與治本的關系,堅持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于法。修訂的《條例》堅持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于法,更加側重對全體黨員的紀律規范。對黨員遵守“六大紀律”,特別是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出明確、具體的紀律規范。觸犯了紀律,制度就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只有把規矩和紀律立起來、嚴起來,執行到位,強化知止、不敢、震懾的氛圍,發揮好紀律建設的治本功能,才能最大限度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揚善祛邪、匡扶正氣,良好的政治生態才能養成。

  記者:您認為新修訂的《準則》和《條例》為地方紀委開展監督執紀問責會帶來哪些新變化?

  倪岳峰:新修訂的《準則》和《條例》,對于形成系統完備的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體系,推進依規治黨、加強黨的紀律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具有重要的里程碑作用。同時,也對各級紀委履行監督執紀問責的職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各級紀委要準確把握職責定位,回歸黨章的要求,體現紀律檢查工作的特質,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要堅持我們黨的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貫方針,更加重視防病于未萌、治病于初起,改變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的狀況,這也是對全體黨員干部的高度負責、關心愛護。在履職過程中,要把握運用好“四種形態”,提升思想認識,創新執紀方式,拓展監督舉措,落實“兩個責任”,更好地發揮紀律建設的治本功能,推進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記者:下一步,福建如何貫徹落實新修訂的《準則》和《條例》?

  倪岳峰:福建省委、省紀委對學習貫徹《準則》和《條例》高度重視。在《準則》和《條例》修訂征求意見階段,省委常委會就進行了專題學習討論,省紀委、監察廳領導帶隊,組成十個組到基層征求意見,把征求意見的過程作為學習領會中央精神的過程。王岐山同志來福建調研,召開《準則》和《條例》征求意見座談會后,省紀委常委會研究提出了十條貫徹舉措?,F在《準則》和《條例》正式頒布了,我們要深入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貫徹落實。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學習宣傳,喚醒黨規黨紀意識。抓好《準則》和《條例》的學習,不能等同于一般性文件的學習。福建省各級黨組織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以組織學習宣傳為契機,喚醒全體黨員的黨規黨紀意識。學習宣傳措施要實、形式要新、氛圍要濃、效果要好。每個黨委(黨組)學習中心組、每個基層黨組織、每一名黨員,都要把學習《準則》和《條例》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紀檢監察機關要帶頭學習好、嚴格執行好。

  二是要把握運用“四種形態”,創新監督執紀方式。一方面,要創新執紀方式。在信訪舉報受理、問題線索管理、紀律審查和案件審理等環節,都要以“四種形態”為標準,進行分類處理。在重點查處不收斂、不收手的嚴重違紀違法行為的同時,也要重視審查一般性違紀行為,逐步加大輕處分和組織處理的比重。認真總結提升我省檢控類初信初訪件辦理“零暫存”做法,回應群眾關切,提升信訪主渠道的公信力。全面深化廉政談話提醒制度,對苗頭性問題及時教育提醒,抓早抓小,關口前移。加強紀律審查信息化建設,依托紀檢監察內網,建成“監督執紀信息管理系統”,形成省、市、縣“直通車”,實現黨員干部違紀處理信息化。另一方面,拓展監督舉措。通過創新組織制度,推進巡視監督和派駐監督兩個“全覆蓋”,做到“觸角”靈敏,有問題早發現、早處置,有效阻斷違紀進程,使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成為極極少數。

  三是嚴格實施責任追究,推動落實主體責任。《準則》和《條例》的貫徹執行,各級黨委同樣要承擔起主體責任。要把落實主體責任的要求貫穿于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的方方面面,而不僅僅作為工作紀律的要求。這一點,也是王岐山同志在福建古田召開座談會時,特別關注和強調的重點。結合我省實際,省委提出了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五抓五看”的要求。下一步,要結合貫徹《準則》和《條例》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我省落實主體責任和責任追究的配套制度。

  四是挖掘傳統文化資源,發揮家規家訓教育作用。新修訂的《準則》,在總則中專門規定了“努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要求,圍繞“公與私”“廉與貪”“儉與奢”“苦與樂”等中華傳統美德中的核心問題作出規定,并對黨員領導干部提出“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的要求。這一規定,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我國古代禮法合治的歷史啟示我們,只有把紀律的權威性、強制性和德治的說服力、勸導力有機結合起來,雙輪驅動、齊頭發力,才能實現反腐敗的最大功效。近期,省紀委監察廳網站將開辟“八閩傳統家規家訓”欄目,征集全省家規家訓,制作客家和林則徐、朱熹、楊時等福建傳統家訓系列專題片,適時推出各地創作拍攝的傳統家規家訓材料和視頻短片,弘揚我省傳統廉政文化。目的就是通過傳統文化的弘揚,增強黨員干部的廉恥、戒懼之心,啟迪道德覺悟、提升道德情操。(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 申晚香 王鵬)

【責任編輯:林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