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再炎
在福建的東南邊陲,石獅市濤聲陣陣的海岸線上有一個普通卻又特別的村莊,名叫子英村。說它普通,是因為這個村莊不過是一個典型的閩南農村,平靜和諧;說它特別,是因為這個村莊的名字源自于抗戰英雄李子芳,可以說一個村以一人為榮。
回溯歷史,時光像掉落的花瓣只留下老舊的氣味,那細小的花瓣埋進塵封的歷史深處,無法觸摸,無法捕捉。但為了紀念李子芳,子英村村民集資建起了李子芳紀念館,里面除了記錄著李子芳參加抗戰、堅持革命的英勇事跡,還展示了些許他的日常生活用品。
我不止一次到過這里,每一次前來都會有新的觸動。望著紀念館前廣場上那尊李子芳的雕塑,他眼神堅毅肅穆,讓我不由得追溯起那段讓他奉獻了青春與生命的崢嶸歲月。
“1910年李子芳出生在這里,年少時赴菲律賓謀生,1927年回國。1932年4月在漳州石碼參加紅軍,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紀念館的解說員是子英村本村村民,她熟練地向我介紹著李子芳的事跡:李子芳年紀輕輕時就曾任紅四軍和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干事、科長、副部長、部長等職,還參加過紅軍反“圍剿”和二萬五千里長征。而他加入新四軍則是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根據國共兩黨協議,中共領導的南方八省游擊隊奉命組成新四軍。為充實新四軍骨干力量,加強新四軍組織建設,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從延安抽調了大批干部南下進入新四軍。為此,李子芳也于1937年10月被任命為新四軍政治部組織部長。”解說員指著紀念館中一副李子芳與戰友開會議事的黑白照片說,那年11月底,李子芳與40多位黨政軍領導干部告別延安,經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等地,迅速投入到新四軍創建工作中去。當時由于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和副主任鄧子恢均未到職,李子芳除參與全軍的組建工作外,還擔負起籌組政治部的工作。在軍首長的領導下,經他的努力工作,政治部及其所屬的組織、保衛、宣傳、民運、敵工等各部領導機構,都很快建立和完備起來。在擔任組織部長期間,他熟悉干部,知人善任,為人持重,處事嚴謹,把組織部努力建設成新四軍的“干部之家”。身為新四軍高級干部,但他平易近人,作風民主,沒有帶警衛員或公務員,自己掮被包,生活很樸素,經常深入連隊與戰士打成一片。團里有一匹馬,同志們見他身體不太好,讓他騎,但他堅持不騎。每次有工作任務,他都積極參加,從不顧及自己的身體,因此,深得機關人員的尊敬和擁戴。
一邊聆聽解說員的講解,一邊瀏覽紀念館內李子芳的舊物,我想子芳烈士真是功勛卓越,少年英才,難怪子英村要建一座紀念館來講述他的傳奇。可這時,一件有好幾處補丁的灰色新四軍軍服映入我眼簾,我忍不住脫口詢問:“請問這件衣服是李子芳烈士的嗎?”解說員點點頭,很肯定地說:“是的,就是李子芳當年在新四軍穿的軍服。”得到了肯定的回答,這件軍服更深深地觸動了我。雖說那時李子芳很年輕,但彼時他已經是新四軍的領導之一,卻穿著這樣的衣服,帶領著戰士們抗擊日本侵略者。我幾乎可以想象出他當年的模樣,意氣風發,忠誠堅毅,樸素卻果敢,公平卻親切,這件灰色的軍服就是他廉潔節儉的最好印記,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最需要地不正是如李子芳般的勤廉精神嗎?
最普通的水杯,破舊的布鞋,泛黃的書信……越往下瀏覽越感覺深刻,我已難以抑制心中澎湃的感動,種種印記都是李子芳在告訴我們如何身體力行做一名公正廉潔的好干部,他就是一面吹拂的旗幟,一個永不落幕的形象,一個歷久彌新的經典。
“后來李子芳被抓進上饒集中營,犧牲時年僅32歲。”解說員略帶哽咽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緒,從歷史的思緒中走出來,我看到她眼中是對烈士深深的崇敬與遺憾,我剛想要說些什么安慰她,門外卻又來了一批游客,于是我只是對她笑笑,讓她先去接待別的游客。而我自己并不急著離開,只是久久矗立在紀念館的展品前,滿眼浮現的都是那件打著補丁的灰色新四軍軍服,我想再多看幾眼,總覺得有什么真摯而深刻的情感被烙印在心間,一時難以平靜。
“李子芳出生于1910年…”恍惚中隱約聽見解說員開始了新一輪講解,歷史就需要這樣的傳承,也許這就是樸素的李子芳留給家鄉最好的禮物。我站直身子,對著那件軍服深深鞠了一躬,緩慢地走出紀念館。迎面一陣鄉間的清風來襲,讓我心曠神怡,眼前子芳烈士的塑像似指引著前方。此刻,我突然醒悟:心無雜念,清風自來,子芳烈士并不需要我們銘記他的功勛,他要告訴我們的只是“勤廉”二字。
人物簡介:
李子芳(1910——1942),福建省晉江縣永寧鄉(今為石獅市永寧鎮)岑兜村人。早年僑居菲律賓,1927年回國求學。1930年參加革命,1932年4月在漳州石碼參加紅軍,193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四軍組織部干事、紅一軍團組織部干事,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和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央紅軍勝利抵達陜北后,歷任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部長,當選軍團黨委候補委員。抗日戰爭爆發后,調任新四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為新四軍干部隊伍的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1941年1月,在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的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中,李子芳不幸被俘,與葉挺軍長等新四軍數百名指戰員被囚禁于江西上饒集中營。在獄中,李子芳建立秘密黨組織,組織難友開展斗爭,組織部分同志秘密越獄。1942年5月,李子芳在獄中被國民黨特務殺害,犧牲時年僅3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