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釵:風雨兼程二十載 翻天覆地新漁村
來源:連江縣紀委監察局 發布時間:2015-06-15 09:01
記全國勞動模范連江縣下嶼村支部書記鄭德釵。

????——記全國勞動模范連江縣下嶼村支部書記鄭德釵

????鄭德釵,1996年開始擔任福州市連江縣坑園鎮下嶼村黨總支書記。在擔任村黨總支書記近20年來,下嶼村先后獲得了全國計生協會先進集體,全國婦聯組織建設示范村,福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的二十多項榮譽。鄭德釵本人也光榮地當選福建省第十一屆政協委員(全省村級干部唯一的委員),被授予福建省勞動模范稱號,2015年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一定要改變這種落后面貌”

????1996年的下嶼村,除了四面環海,剩下的便是荒山孤島,這種與世隔絕留給當地居民的除了豐富的海上資源便只有生活的重重困難。面對這片窮困貧瘠的土地,“一定要改變這種落后面貌”的念頭在鄭德釵的心頭滋生,并立即化作了實實在在的行動。

????耕海牧漁是鄭德釵上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為做好這篇文章,他帶領著村兩委干部和有一定生產經驗的村民駕船下海了解生產情況,適時做出規劃——在保留一定區域作為可門港當前開發用海前提下,將全村海區劃分為網箱養殖區、海帶養殖區、太平洋牡蠣養殖區三大區域。同時,扶持、發展當地與海水有關且無污染的企業,經過他和村民的努力,現全村擁有從事魚貝蝦類育苗場7家,海帶加工場1家(年加工能力達5000噸),制冰、冷藏企業2家。這條可持續發展的海洋經濟新路子,為全村大部分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也讓小漁村的生活逐漸富裕起來。

????“不用搬戶口,就能住上套房”

????隨著村民海產養殖逐漸富裕,住上新房套房成了村民們共同的夢想,那時許多村莊有閑錢的村民為了住上漂亮洋房,都把戶口搬到縣城。時任下嶼村黨支部書記的鄭德釵可不愿讓生機勃勃的小漁村變成孤寡老人留守的空巢。

????因此他走訪先進村莊,通過學習借鑒,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以“規劃先行,就地城鎮化”為目標,“新農村建設不能只有新房而沒有新農村”為基本理念開啟新農村建設,保證村民“不用搬戶口,就能住上新房”。說干就干,鄭德釵帶領村干部在下嶼村啟動連江縣最早村鎮統一規劃,以聯建方式蓋起了一棟棟鱗次櫛比、外觀統一的聯排別墅和高層單元式套房,引導近700戶村民通過舊房改造、聯合建房,住上了每套至少達到150平方以上的嶄新的單元式套房,開掘了連江縣村居舊村改造的先河,成為全省農村“統建”工作新亮點。

????“黨員干部要做領頭人”

????前幾年,下嶼村被列入新農村綜合示范村,政策、資金扶持到位了,但部分違章建筑卻成了攔路虎。村民都觀望著,不肯拆,誰也不肯當“吃虧的傻子”。一些村民還質問:“你們憑啥不拆,憑啥先拆我們家?”。既然村民不服,那就先從黨員干部拆起!鄭德釵立即召集全村100多名黨員開動員會,引導大家做“身先士卒”的“領頭人”。拆房那天,60多名黨員拿著錘子等工具,從一名老黨員家開拆,這一拆,村民們心中的不公大石終于落下,配合村干部們完成違建拆遷任務。

????“做干部的不能想著發財”

????“下嶼村的每一筆開支我們都清楚哩”,一位下嶼村民甚是驕傲地說,“你看公開欄,20幾年了,每個月初都及時張貼村里的財務開支情況,重大項目、人事變動,甚至是新發展一名入黨積極分子都會及時公示公告在公開欄上,鄭支書是個清正廉明的好支書啊”。

????“當村干部就是要奉獻、勤政、廉政,多學習,求團結,才能謀發展”這句話是下嶼村干部耳熟能詳的,鄭德釵時常這樣教育黨員們,同時他也是這么要求自己的。“做干部的不能想著發財,我們下嶼這么多工程項目,下撥資金多,每一分每一筆都要花在村民的民生福祉上”,鄭德釵如是說。

????為做好下嶼村黨總支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鄭德釵堅持讓權力行使在陽光下,除了制定村級《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預防腐敗懲治體系》、《村務公開制度》、《黨務公開制度》等制度外,每年不定期開展黨員集體座談會、村民主評議、下發調查問卷等形式,充分發揮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后記

????風雨兼程二十載,翻天覆地新漁村。高樓聳立,村容整潔,傍晚的中心公園最是熱鬧,倚在石欄上,村民富足和樂的生活景象盡收眼底:西面停留了從海上辛勞一天歸家的漁民的背影,東面迎來釣魚愛好者們滿載而歸的盈盈笑臉,遠處有小孩歡騰嬉鬧、青年人侃侃而談,近處文化長廊上老人們踩著歷史的車輪陷入沉思,而面前的廣場上,婦女們正歡快地跳著《小蘋果》。

????這幅美麗畫卷曾經誰也不敢想,如今它日復一日上演,并且演繹得更加生動。鄭德釵把這一切全部歸功于黨、歸功于村民,他始終認為“下嶼村的126名黨員,便是126面旗幟”。是的,有這樣敢當先鋒的黨員,有這樣堪稱堡壘的支部,下嶼村的新農村建設事業便會蒸蒸日上……

????

【責任編輯:林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