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畏”與“獨畏”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發布時間:2015-06-15 08:58
曾國藩是我國近代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理學家,晚清第一名臣。

????曾國藩是我國近代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理學家,晚清第一名臣。

????曾國藩說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始終懷著敬畏之心,堅守做人為官的基本準則,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原則不動、底線不松。

????無獨有偶,北宋人林逵,居官清白,任職于泉州市舶司時,有人贈其十甕“海蜇”。林逵起初以為不過是腌制的海產品,只能當小菜用,也不好意思拒絕贈者的好意,就勉強接受。過了一些日子,家人發現十個甕中竟然全部裝著白銀。林逵知道后感嘆說:“昔人畏四知,予獨畏一心。”急忙叫人將白銀送還。

????林逵所說的“四知”就是東漢清官楊震所謂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一心”或指送禮者難測之“居心”,或為自己潛在的“貪心”,或為“良心”。正是林逵洞悉送禮者的“居心”、內省自己的“貪心”,而翻然醒悟出自己的“良心”。林逵借楊震“四知”之畏,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真心。

????曾國藩的“三畏”和林逵的“獨畏”,均為自省自律精神之體現,是居官者應該具備之德。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僅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行為準則。只有心懷敬畏才會牢記慎獨二字,才有危機感,才能守紀律講規矩,踏踏實實干事、干干凈凈做人。(張燦)

【責任編輯:林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