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福建省三八紅旗手黃艷萍
????黃艷萍(中)傾聽社區居民反映問題
????霏霏春雨沒有擋住黃艷萍大愛的腳步,她依然每半個月一趟去看望住在福利院的社區孤寡老人陳詩光——這已經成了她一個念念不忘的眷屬。
????在現年75歲的陳詩光老人眼里,與他非親非故的黃艷萍不是親人勝似親人。陳詩光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四鶴街道楊西社區“三無人員”,平常身體健康時,都是作為社區黨支部書記的黃艷萍帶領社區干部不時上門照料,去年3月初,老人不幸突發中風腦溢血,黃艷萍聞訊馬上帶上社區工作者趕到其住處,將他送到醫院,辦理入院手續,并購買住院必需品。病危時期,黃艷萍帶領9名社區干部分班輪流看守,直到老人度過危險期,隨后聘請護工照顧40天。住院期間,考慮到老人經濟困難,無法交納一萬多元的醫藥費,黃艷萍還積極向街道民政辦、轄區單位爭取,籌集8000元治療費用(4000多元醫保報銷)。為解決老人的后顧之憂,黃艷萍一次次跑到區福利院溝通,希望福利院接納老人,均被告知無床位,無法入住,黃艷萍并不氣餒,在第三次到福利院誠懇溝通時,福利院領導被她的真切之情深深感動,在無床位的情況下,增設了床位,解決了老人的住院難題。
????自從1994年開始從事社區工作以來,黃艷萍一心撲在工作崗位上。她串百家門、解百家困,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傾心盡力為民辦實事,居民都把她當作親人,有事都在第一時間內找她。幾年來,她親手為居民排憂解難的實事不下千件。
????社區居民吳某英,丈夫在其女兒4歲時離家出走,失聯十幾年。她寄居在婆婆家,受盡冷嘲熱諷,平日就靠賣一點水果和女兒相依為命,困苦不堪。此情此景,黃艷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先在社區扶危濟困項目中將其列入補助對象,又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她力所能及的幫助。在其女兒就學后,她又為其女兒協調好學校給予減免學費、爭取到轄區共建單位給予捐資助學。吳某英女兒每年都寫一封信告訴社區她學習情況。為了解決吳某英住房問題,黃艷萍幫助吳某英申請廉租房。因吳某英文化程度低,黃艷萍幫助她代寫所有材料,還跑街道、區里十幾個部門審核、認定。2014年初,吳某英在通過審批后高高興興地住進廉租房,她逢人就感激涕零地說一句話:“這輩子,沒有黃書記這樣的好人關心我和社區的幫助,我真不知道該怎么活下去,真的太感謝了!”
????群眾危急關頭,黃艷萍更是挺身而出。如在2010年閩北遭受“6·18”特大洪澇災害中,楊西社區出現多處山體大面積滑坡,她帶領社區干部共成功轉移疏散437戶1348人次,多次不顧個人安危,帶頭沖進地質災害點內的房屋,將癱瘓在床、行動不便的老人及時背出,妥善安置,使社區居民無一傷亡。
????也許有人會問,一名小小的社區干部真的那么忙嗎。社區干部,每天接觸的都是老百姓最實際的生活,面對的盡管都是婆婆媽媽的小事,但解決的都是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事,的確不僅需要社區工作者具備挨累、吃苦的敬業精神,還要具備愛民幫民的愛心奉獻精神。
????越是艱難越向前。無論是擔任社區主任還是社區黨支部書記,黃艷萍都敢于擔當,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奉獻在先,一心一意干好工作。她針對社區實情,把準民意,積極探索社區服務新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先后在閩北乃至全省率先創辦了“愛心超市”、“一站式”服務平臺、居家養老服務活動中心等便民利民服務模式,在近民、親民、為民上下功夫,全力推進社區建設,維護社區的文明、平安、和諧。在其任職期間,楊西社區先后被評為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范社區、國家級文化先進社區、文明單位等國家、省級榮譽稱號。她本人也先后榮獲“福建省終生教育優秀志愿者”、“ 南平市三八紅旗手”、“延平區優秀黨務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號,還被推選為延平區人大代表。今年三月,一心為民的黃艷萍又榮獲“省三八紅旗手”稱號。(詹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