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的青春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發布時間:2014-01-13 10:44
年僅30歲的江蘇省沭陽縣紀檢監察干部周亢在工作期間突發疾病去世,家人決定捐獻其器官。

????年僅30歲的江蘇省沭陽縣紀檢監察干部周亢在工作期間突發疾病去世,至今已1個多月,家人仍沉浸在極度悲痛中,不愿相信他已離世。

????元旦前夕,傳來消息——接受周亢肝臟移植的張先生手術很成功,已出院回家休養。這給周亢的親人帶來些許慰藉,周亢的母親尹歧娟說:“我兒子沒有走,他的一部分還活著。”

????據悉,周亢是江蘇省第41位器官捐獻者。

????工作時突發疾病去世,家人決定捐獻其器官

????2013年11月19日中午,周亢在工作時突發疾病,被同事和家人緊急送往醫院搶救。經全力搶救,周亢恢復了微弱的心跳,但不能自主呼吸,只能依靠呼吸機。醫生說,由于腦出血時間過長,周亢已經是醫學上的“腦死亡”。

????“兒子這么年輕就走了,如果把他身上的器官捐出去,能救活別人,也是在延續他的生命,至少他的一部分還活著。”周亢的母親和父親周光亮商量捐獻兒子的器官。

????盡管很悲痛,周光亮覺得老伴的提議“好像黑暗中的一絲亮光”。可他有一點擔心,那就是不知道周亢的妻子邵海燕會不會同意。他不好直接開口對邵海燕說,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邵海燕的父親,后者想了一下說:“這是做善事,我去和海燕說。”經開導,邵海燕也同意了。

????沭陽當地沒有開展人體器官移植的先例,經江蘇省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委托,南京市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和醫療專家組來到沭陽,同周亢的家人辦理相關捐獻手續。專家組對周亢的病情進行了評估,認為具備捐獻器官的條件。2013年11月23日20時32分,周亢的心跳完全停止。全體工作人員向他默哀3分鐘,經過細致的獲取手術,周亢的肝臟被成功取出,醫生對遺體進行了精心修復。隨后,周亢的肝臟被成功移植。

????“一個人時,善待自己,兩個人時,善待對方。”周亢有寫日記的習慣,在日記里,有著他對人生的思考。

????周光亮說:“周亢從小就不讓人操心,善于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雖然出事后,他不能開口說話,但我們相信他會同意我們的決定,因為他一直都是一個樂于為他人著想的人。”

????同事、群眾眼中的好干部

????“做事認真、話不多,沉穩、踏實。”這是周亢同事對他的印象。

????2008年1月,周亢從南京回到沭陽,考上“大學生村官”,任吳集鎮吳西村村委會主任助理、副主任;2009年9月,任吳集鎮工業辦事員;2010年8月,考入沭陽縣紀委監察局工作。

????盡管周亢離開吳西村4年多了,但村委會主任陳士超依然記得這個小伙子,“雖然話不多,但見了我和村民總是先笑再開口打招呼,是個好后生”。春秋兩季,周亢和其他村干部一起不分白天黑夜在地里巡察,勸阻村民焚燒秸稈。村黨支部還把發展黨員的相關材料交給周亢負責,周亢總是認真細致地做好這些工作。

????“要視群眾為家人,視群眾反映的事為家事,視群眾來信為家書”,這是周亢學習筆記里的一段話。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2013年9月,周亢著手調查湯澗鎮的一個信訪件,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成功化解了信訪矛盾,當事方都很滿意,當事人張某某特意給縣紀委監察局工作三室送了一面錦旗,以表達感激之情。

????翻開周亢生前做的一本本信訪調查卷宗,細讀一頁頁談話筆錄,不難發現他對工作的投入和負責。談到周亢的工作表現,沭陽縣紀委監察局工作三室負責人郝康軍動情地說:“周亢的去世,是我們工作室的一大損失,我失去了一個得力助手。”

????家人心里的好兒子、好丈夫、好爸爸

????周亢常說,為人子,須盡心報答父母恩;為人父,須孝敬父母作表率。2003年,周亢從南京師范大學畢業后,在南京找到了一份各方面待遇都不錯的工作,經過幾年努力,工作順風順水。后來,周光亮被檢查出患有冠心病。周亢得知父親患病后,考慮到父母年齡大了,身體不太好,就決定放棄在省城南京的工作,回到家鄉重新就業。別人替他惋惜,他說:“父母培養我很不容易,現在父母體弱多病,我回家鄉工作,可以多照顧父母。”

????起初,周亢在同事、朋友的眼里顯得有些不太“合群”,因為他總是忙完工作后就回家了,幾乎不參加朋友間的聚會、應酬。“他哪里是不‘合群’,他著急趕回家,是為了讓幫著看孩子的老母親能歇一歇,為了我能輕松點。”說起丈夫,邵海燕哭了起來。

????“媽媽,你為什么哭了?”2歲半的雙胞胎女兒心疼媽媽,不解地問。“媽媽沒哭,媽媽這幾天眼睛生病了。”邵海燕這樣哄女兒。

????“我們想爸爸了,爸爸什么時候回來呀?”玩著玩著,女兒又問。邵海燕一邊給女兒看手機里周亢生前的視頻,一邊說:“爸爸出差去了很遠的地方,要過很久才能回來。”

????臨走時,小女孩追到門口對記者說:“叔叔,你要看到我爸爸,叫他早點回來,我們想他了。”(記者 尹健)

【責任編輯:黃靜茹】